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核心提示:
這兩年,一批新興的海外小商品市場主動來到義烏推介,獲得不少商會協會關注。與對待國內近乎泛濫的“義烏商貿城”不同,義烏企業主之所以對此類市場報以熱情,并非是為炒作商鋪短期獲利,而是試圖將其作為緩解出口困局的解決方案之一。
現象:海外市場接踵而至
近日,一場題為“對美貿易研討會暨美國休斯敦貿易中心項目論證會”的活動在義烏天恒國際大酒店舉行。活動旨在推介美國休斯敦貿易中心這一小商品有形市場。
據了解,該項目是美國第一個完全由中國人經營中國商品的市場,是美國政府2012年對華招商支持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其中市場面積達12萬平方米。
來自義烏、廣東、河北、溫州、紹興、諸暨、永康、浦江等地的20多個行業協會及企業組團受邀參加了上述研討論證會。從這些參會代表的反應看,他們對該市場關注度較高。
像這樣渴望吸引義烏商家入駐的海外市場項目,這兩年有明顯增加趨勢。比如,去年,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就已在義烏推廣招商,且獲得政府層面及諸多民營企業關注,目前該市場簽約商鋪已達300多間,預計年底可達1000間以上。
今年3月中旬,位于美國紐約的“浙江品牌產品(美國)推廣基地”聯合浙江省中小企業局和金華市經信委、義烏市經信委,在義烏海洋酒店舉辦“自主品牌走向海外現場推介活動”。記者了解到,當時這個推介會也吸引了近百名本地中小企業主和商戶參加。
困局:渠道受制利潤漸失
了解上述項目投資背景的人不難發現,其操作模式大體為國內外企業共同投資、分工合作,其中國內投資方負責招商,國外投資方負責項目在海外的政治、法律關系搭建,以及本地化商業運營。
例如,美國休斯敦貿易中心由義烏乾元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招商事宜,美國企業CCL,LLC公司及浙江海外僑領負責當地事務;莫斯科———義烏國際商貿中心在國內由位于義烏的浙江世豐投資有限公司進行招商,俄塔希爾集團負責當地事務。
據悉,這些國內投資方的負責人,大多具有從事跨國小商品貿易的背景。這也使得上述海外小商品市場項目具有直指義烏企業商品利潤困局,獲得諸多企業關注的營銷能力。
美國休斯敦貿易中心招商總經理朱澤武介紹,企業在義烏市場批發銷售的1元人民幣商品,在美國休斯敦好運街批發價能達到1美元,而中間利潤全被海外采購商賺走。
的確,由于外銷渠道受制于海外中間商,利潤縮減正在成為義烏本地企業及市場經營戶面臨的最大困局。例如,來自金華海關的一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義烏玩具累計出口2620萬美元,同比增長65%,但玩具出口單價同比卻下降了21%,企業贏利空間大幅壓縮。而浙江飾品行業協會副會長梅建孟坦言:“利潤難題,實際是長期以來義烏企業過于依賴貼牌生產、訂單貿易的結果,產品附加值長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另外,義烏企業眼下還面臨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的尷尬。義烏飾品業內人士就告訴記者,這兩年行業人工工資上漲了30%?梢哉f,義烏企業迫切需要換一種貿易方式,以擴大利潤空間。
求解:甩掉中間商直接供貨
對于提升利潤的問題,部分義烏企業也嘗試尋找解決方案。例如,義烏某飾品企業已通過收購海外貿易公司,解決其在美國的分銷渠道鋪設難題。一批行業龍頭企業也加快了赴海外設分銷點的步伐。義烏圣誕用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金林告訴記者,今年,協會內的大型企業還主動抱團出擊,赴德國與當地大型超市洽談,將商品直接賣了進去。
然而,從總體上看,多數中小型義烏企業仍無法甩掉中間商的利潤盤剝。其原因是多方
面的,例如,單個企業赴海外設點營銷,要面對市場調研、公司注冊、法律顧問、語言障礙、倉儲物流、人員生活安排等問題。
朱澤武表示,如果企業不到海外設立貿易公司,只借助參展、上門洽談等形式推銷商品,還可能面臨不被認可的尷尬。許多歐美企業寧愿通過第三方采購中國商品,也不愿意直接到中國工廠采購。
他認為,從目前情況看,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還須中國企業到海外設立銷售公司,以便在其法律框架下開展貿易。結合企業的上述實際困難,擁有綜合性展貿、服務功能的海外有形市場,便凸顯出重要的現實意義。
朱澤武介紹,美國休斯敦國際貿易中心將建立六大運營保障中心,包括物業管理中心、商業運營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物流倉儲中心、法律事務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等,以此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消除其開拓美國市場乃至發展美國至拉丁美洲轉口貿易的后顧之憂。其中,法律事務中心正是致力于為企業解決政策研究、公司注冊、訴訟代理、糾紛調解等問題。而其他一些海外市場,也有類似機構建立。
顧慮:對海外市場缺乏了解
依靠進駐海外小商品市場,建立與海外市場終端商家的直接合作關系,義烏并非沒有先例。
10多年前,義烏商人趙賢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建立“中華門商業中心”,當時就有不少義烏人進駐;2006年,義烏商人余漢平在韓國投建“首爾義烏商品城”,也獲得諸多企業關注;包括此后有一批義烏人赴迪拜“龍城”經商等等。
不過,對于新興的海外小商品市場,義烏企業仍有各種顧慮。一位中小企業主就告訴記者,他們對義烏原有的貿易模式駕輕就熟,但對海外市場卻缺乏了解,而進駐海外小商品市場,一次性投入并不小,如果賺不到錢,或項目開發商無法兌現招商時的承諾,怎么辦?
陳金林提出,海外市場雖有利于企業更好地“走出去”,但具體到各個行業,情況卻不一樣。圣誕用品行業季節性強,受航運周期影響,國內圣誕用品企業的銷售旺季出現在3月~7月。即便企業進駐國外市場,旺季也只有幾個月。那么,一年當中剩下的幾個月,企業使用的商鋪等于空置,這等于是在徒增成本。
還有一些商家提出,歐美發達國家治安較好,但也有一些海外小商品市場所在國治安狀況堪憂,企業員工在當地工作、生活,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建議:綜合考量規避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梅建孟認為,想赴海外小商品市場做生意的義烏企業,首先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作出判斷,看看自身是否適合進駐到市場當中;其次,要全面了解項目情況,比如實地考察項目現場,了解項目市場輻射力,相關服務配套,周邊物流設施,所在地治安、法律狀況,相關貿易技術壁壘等;再是要充分了解項目開發商的背景,資金實力,是否有運營成功的經驗等。
2009年,有關海外市場項目的丑聞就曾出現過。這一年,義烏商人駱金星的凡爾頓集團在瑞典南部古城卡爾瑪市郊開發“瑞典中國商貿城”,結果,因操作方式不當、資金難以為繼,項目最終停工。
也有一批專家提出,入駐海外小商品市場,縮短貿易鏈,對于企業來說,仍只是轉變方式之一,或者說只是權宜之計。想獲得更高利潤率,擴大市場占有率,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企業自身的產品研發、管理提升、品牌創建上來。(記者 陶后夫)
點擊次數: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