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漢正街是中國私營經濟的排頭兵,一點都不錯,中國的私營經濟的很多第一都是從這條街上誕生的,現如今,提到漢正街,已經不怎么被人熟知了。
有“天下第一街”美譽的漢正街是中國私營經濟的搖籃,曾誕生過我國第一所私營學校、第一家外來個體戶協會……作為引領市場開放搞活的先驅,漢正街的商品成交量曾多年在全國排名第一,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歷程中創造了一段輝煌記憶。
漢正街三十年的變遷,既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商業流通的發展軌跡,也折射出我國社會、經濟生活等方面的變革成就。“敢為天下先”的漢正街精神,將繼續激勵著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從無到有,“漢正街模式”開辟商品流通新紀元
在市場經濟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們,無法想像計劃經濟時期的商品流通模式。那時,從國家下計劃——企業生產——國有商業部門收購后定價銷售,小到一枚紐扣、一把雨傘,都必須按這個“路線圖”才能到消費者手中。個體戶被視為資本主義的產物,個人進貨、定價銷售會落下“投機倒把罪”。
就在這種歷史背景下,1979年,103位武漢“勇士”開始在漢正街擺攤做生意,這在當時無疑是個“壯舉”。漢正街,這條狹窄的中原小街,一舉沖破幾十年計劃經濟的桎梏,正式拉開了中國商品流通體制的改革大幕。作為中國探索市場經濟的試驗場,“第一個吃螃蟹”的漢正街在全國乃至世界引起深切關注。
貨到漢正街“活”。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在武漢“兩通起飛”的政策鼓勵下,漢正街“買全國、賣全國”的經營模式吸引全國各地的商販前來“打貨”。漢正街管委會副主任鄒慧來說,那段時期,全國很多地方沒有市場,漢正街可以集中全國各地的小商品,雖然不一定價格最低,但品種最全、最齊。“滿目東西南北貨、一街南腔北調人”,是對當時漢正街旺盛景象的真實描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研究員陳淮曾評價,“漢正街模式”是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三大制度創新之一。“小崗村模式”開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首鋼模式”開創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是工業經營體制的重大創新;“漢正街模式”則是城市商品流通體制的重大創新。當時國內流傳著一句話:在中國,要看對外開放,得去深圳;要看對內搞活,得到漢正街。
據漢正街管委會介紹,改革開放30年來,漢正街從一條街到一棟樓、到一片區域,再到各色專業市場,已由103名個體戶發展到2.7萬經營戶,由一條400多米長的小街發展到占地1.67平方公里的大區。現在,漢正街經營的商品,涵蓋了家用電器、食品等12大類30萬種。
提檔升級,打造品牌和基地甩掉“水貨”帽子
隨著經濟發展,全國批發市場不斷增長,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漢正街市場飽受擠壓,輻射范疇日漸萎縮,低質低價低檔的“水貨”一度充斥市場,漢正街因此陷入“惡性循環”的窘境。
殘酷的現實讓漢正街人意識到,市場“守”不住,必須與時俱進,提檔升級,甩掉“水貨市場”帽子,謀求可持續發展。拆遷安置、引資擴建、細分市場、分類招商……漢正街開始步入規模化、規范化、品牌化、專業化發展的“第二次創業”之道。
曾任漢正街管委會主任的涂國喜說,經過艱苦建設和發展,漢正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青石板小街狹窄臟亂,棚戶商攤,以地為鋪、以街為市,各種貨物混雜經營,顧客常為一種商品找遍整個街區,扁擔、板車與人流交織,擁擠不堪;現在現代化街道寬敞平坦,商戶按類搬進專業市場和大樓規范經營,送貨打貨的車輛直接開到門前,街道整齊干凈了,顧客購物也方便舒服多了。
點擊次數: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