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廣東中山古鎮燈飾產業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期,發展歷史不足30年,如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燈飾燈具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目前,全鎮登記注冊的燈飾企業近5000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燈飾產業總產值超過150億元,燈飾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以上,并出口到港澳臺、東南亞、日本、美國及歐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古鎮燈飾產業的集群發展,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燈飾產業集群效應,而且帶動了古鎮各等行業的發展,也對周圍地區經濟的發展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廣東中山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的形成模式
1.按照產業集群形成的初始動因是來自政府還是市場,可以把產業集群的形成模式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市場自發型形成模式。初始動因來自個人、企業對自身經濟利益的追求,市場在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中起著相對重要的作用。
(2)政府推動型形成模式。初始動因來自政府對本地區經濟利益的追求,政府在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相對重要的作用。
(3)混合型形成模式。初始動因來自個人、企業和政府對各自經濟利益的追求,其決策的偶然和一致性導致某種產業集群的形成,在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中市場和政府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各地政府都負有發展地方經濟的責任,在某種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中,常常會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推動、促進或抑制、阻止的作用,是否發揮積極作用,取決于這種產業的集群發展是否符合政府的經濟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蘇州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于政府的強力主導作用,而溫州模式是屬于依靠市場機制自發形成的典型。
20世紀70年代末,古鎮一家鎮屬生產電熱杯的企業——古鎮家用電器廠的幾個供銷員在差旅中接觸到燈飾產品,發現了市場對燈飾產品的需求,于是率先生產起燈飾產品。當時的產品是一種十分簡易的臺燈,由一根電線、一條彎管兒、一個燈泡和一個燈座構成,然而,這樣簡易的臺燈卻適應那個時代的市場需求,因此獲得成功。此后,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燈飾企業,經過10年的緩慢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初,形成約有300家燈飾門市部的燈飾一條街,至此古鎮燈飾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從古鎮燈飾產業集群形成的歷史來看,其形成模式屬于市場自發型。
2.按照產業集群形成的初始動因是來自產業集群區域內部還是外部,可以把產業集群的形成模式劃分為內源型和外源型兩種類型。
(1)內源型產業集群形成模式,又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生產創造型。即一個地區內首先出現生產企業,由于個別企業成功的激勵、裂變、強勁發展等原因,導致產業集群的形成。企業的裂變在硅谷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青島家電、電子產業集群的形成是由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名牌企業的發展而帶動的。二是市場創造型。即一個地區內首先出現專業化的市場,為產業集聚的形成創造了重要的交易條件和信息條件,最后產業的生產聚集在市場附近。近幾年,義烏依托當地市場,實施“貿工聯動”和“工業強市”發展戰略,涌現出了針織襪業、飾品、工藝品、玩具、拉鏈、毛紡等極具競爭力的優勢行業,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2)外源型產業集群形成模式也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產業轉移型。即由于產業地理分工的原因,在轉入地區形成產業集群。深圳、惠州、東莞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形成,大多是港臺地區和國際產業轉移的結果。二是產業擴展型。即由于產業向周邊地區的擴展,在原產業集群的周邊地區形成新的集群。近幾年來,廣東佛山的陶瓷企業出現了遷往清遠等地的趨勢,有可能在遷入地區形成新的產業集群,這種遷移不一定導致佛山陶瓷產業的轉移與陶瓷產業集群的消失,而可能形成以佛山陶瓷產業集群為核心的新的集群格局。
20世紀70年代末,古鎮并沒有燈飾專業市場,燈飾產業是從生產開始的。當第一家生產燈飾產品的鎮屬企業獲得最初的成功后,受到激勵的另一家鎮屬企業——古鎮機磚四廠馬上轉產,開始生產燈具。20世紀80年代,在成功企業的激勵之下,古鎮出現一批生產燈飾產品的夫妻店、兄弟廠,許多企業轉行生產燈飾產品,他們從周邊地區采購配件,進行簡單地加工組裝,再到全國各地推銷產品。
20世紀70年代末古鎮燈飾產業的起點到20世紀90年代初燈飾一條街的形成,燈飾產業集群形成的歷史清晰地表明,其形成模式是內源—生產創造型。古鎮燈飾專業市場是其燈飾產業集群發展的產物,而它的出現又反過來促進了燈飾產業的發展,增強了燈飾產業的集群效應。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臺灣地區的燈飾產業向古鎮轉移,臺商帶來了資金、先進的技術設備、管理經驗、銷售渠道。臺商的進入和古鎮政府對燈飾產業的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溫州商人。目前,在古鎮的燈飾產業中,溫州人的投資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同古鎮的燈飾專業市場一樣,“外源”也是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發展的產物,它也極大地促進了古鎮燈飾產業的發展,增強了古鎮燈飾產業的集群效應。
二、廣東中山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
產業集群形成之后以何種模式發展,取決于政府的行為、產業自身的性質和企業的行為等因素。
1.古鎮政府在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古鎮燈飾產業集群形成模式是市場自發型,但在其形成過程中政府的支持也起了重要作用。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政府對燈飾產業更加重視,出臺了若干重大舉措,有力地推動了燈飾產業的集群發展。
在1996年之前,古鎮經濟有花卉苗木種植業、塑料制品加工業和燈飾產業三大產業,古鎮有限的資源被配置在這三大產業。1996年,古鎮政府作出一項重要決定,把燈飾產業作為未來的龍頭產業,此后政府把大量的資源用來扶持燈飾產業的發展。1999年,古鎮政府克服種種困難,舉辦第一屆“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自1999年起從三年一屆到兩年一屆,從2004年開始每年一屆,共舉辦了6屆。舉辦“燈博會”是古鎮政府支持燈飾產業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它為古鎮的燈飾企業搭建了一個平臺,給古鎮的燈飾企業創造了廣闊的經營空間。
2002年,“中國燈飾之都”地位的確立,對古鎮燈飾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2005年10月,世紀燈王正式奠基,建成后的世紀燈王高達250多米,具有燈飾展覽、餐飲、觀光等功能。世紀燈王的建設也將會推動古鎮燈飾產業的發展。古鎮政府十分重視燈飾產業的技術創新和質量問題。2001年,古鎮政府制訂了《古鎮專業鎮技術創新發展規劃》,經過幾年的努力,古鎮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近幾年來,古鎮政府組建了中山市(古鎮)照明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中山市(古鎮)企業技術中心、中山市古鎮照明電器協會、廣東省技術監督燈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廣州電氣安全檢驗所古鎮技術服務站等服務、支持機構和組織。古鎮政府的政策措施,對古鎮燈飾產業的技術進步、創新和質量的提高,乃至整個燈飾產業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燈飾產業的性質。燈飾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勞動投入多、資本投入少、技術水平不高、投資見效快、附加值低等特征。燈飾產業的發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能否獲取產業發展所需的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其能否形成集群發展的關鍵因素。燈飾產業的技術水平不高、極易模仿。所以,對知識產權的尊重與保護程度的高低是其能否形成集群發展的又一關鍵因素。古鎮燈飾產業具有低成本優勢。古鎮鎮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組成,燈飾產業的發展可以獲得當地大量廉價農村勞動力的支持,在燈飾產業集群形成時期,主要是利用了當地廉價的勞動力資源,隨著燈飾產業集群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農村勞動力。
目前,古鎮常住人口6.8萬人,外來人口超過10萬人。古鎮勞動力市場較為完善,一定程度地滿足企業的需求。勞動力市場的有效性,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古鎮的個體、私營經濟十分活躍,占經濟總量的95%以上。全鎮已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牌照超過萬家,超過四成的家庭是企業主。個體企業在核算成本時,盡管產品中耗費了業主及其家庭成員的大量勞動,但往往不考慮他們的勞動成本,這種核算方法降低或低估了產品成本,增強了產品的低成本優勢。而古鎮燈飾產業集群效應(如燈飾配件專業市場使配件的采購成本大幅度下降)和物流業等,相關支持產業的發展進一步降低了燈飾產業的成本。模仿在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淡薄,20世紀70年代的農民也許沒有這種意識。申請專利的時間較長,而燈飾產品的流行周期較短,導致創新企業尋求法律保護上的困難。大多燈飾產品主要是靠外觀吸引顧客,燈飾外觀很容易模仿,古鎮的燈飾產業就是從海洲村的農民對香港燈飾產品的模仿開始的。在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古鎮燈飾企業對港臺地區、國外燈飾產品的模仿和古鎮中小燈飾企業對大燈飾企業產品的模仿,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模仿,就沒有古鎮的燈飾產業。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實力強大的燈飾企業,如“華藝”和“歐普”等,越來越重視創新,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陳出新,增加技術含量,提高質量,以適應市場需求。可以認為,將來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的進一步發展與升級,要靠創新但仍然離不開模仿。
3.古鎮燈飾產業的產業組織形式。古鎮的燈飾產業是一個存在著專業分工的產業。古鎮的個體私營經濟活躍,燈飾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很多是家族個體企業。古鎮生產燈飾成品與配件的企業都很多,在古鎮配件市場可以購買到組裝市面上絕大多數款式燈飾所需要的全部配件,這里的配件不僅品種齊全,而且價格便宜。古鎮的燈飾產業是一個競爭性的產業,既存在內部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大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競爭、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存在內部企業與外部企業、國外企業之間的競爭,并且競爭越來越激烈。
中小企業與大企業之間的競爭別具特色,中小企業通過模仿大企業的產品跟大企業爭奪市場,而大企業則通過對港臺地區、外國產品的模仿和創新同中小企業爭奪市場,而創新保護與模仿始終伴隨著它們之間的競爭,即創新保護與模仿成為它們進行競爭的一個重要手段。從產業組織形式來講,古鎮的燈飾產業集群是競爭性的。政府支持、促進燈飾產業發展的各種行為,并沒有消弱企業之間的競爭。
三、廣東中山古鎮燈飾產業集群未來發展模式的設想
目前,廣東中山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是一個較低層次的模式,主要表現是創新不足、模仿過度,勞動消耗多、知識技術含量少,企業多、名牌少,產量高、質量低,產值高、附加值低。古鎮要確保中國燈都之地位,并發展成為世界燈都,必須實現發展模式的轉變。古鎮燈飾產業集群未來發展模式的設想是,市場主導,政府支持,以區域品牌——古鎮品牌為核心,依靠技術創新,實現集群發展。無論是從古鎮燈飾產業集群發展的現狀,還是從發展模式的轉變來考慮,以下三個問題都值得認真地研究。
1.創新與模仿問題。沒有模仿,就沒有古鎮燈飾產業的過去與現在;沒有創新,就沒有古鎮燈飾產業的未來。如何創建一個既能激勵創新,又能適度有效約束模仿的機制,使那些有創新能力與愿望的企業通過不斷的創新獲得較快的發展,使那些缺乏創新能力與愿望的企業能夠通過模仿而獲得生存和一定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2.中小企業問題。古鎮燈飾產業中,中小企業眾多,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落后,資金不足,缺乏創新愿望與能力,產品質量沒有保障。如果中小企業問題得到解決,那么整個古鎮燈飾產業的質量問題、市場秩序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政府在積極扶持大企業的同時,如何監管、幫助、支持中小企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3.區域品牌問題。古鎮燈飾產業在區域品牌建設方面潛力很大,如何打造和維護一個名揚國內外的名副其實的古鎮品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點擊次數: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