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如果從1979年永嘉橋頭鎮出現紐扣市場開始算,中國專業市場的歷史恰好滿30年了。
據統計,迄今全國商品交易市場約有10.3萬家,上規模的商品專業批發市場超過1.1萬家,年交易額億元以上市場4000多家。
回首專業市場發展之路,成功經驗有很多,失敗的案例也不少。那么,專業市場怎樣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海寧中國皮革城的經驗看,主要是“三高”:專業性要高、要占據制高點、轉型升級的眼光要高——
第一“高”:專業市場要做“專”。
產地市場往往依托于產業集群,所以必然會帶有強烈的產業特色,如紹興的中國輕紡城,海寧的中國皮革城;
銷地市場也不能離開自己的特色,如上海的七浦路商圈、杭州的龍翔服飾城。
也許有人會用義烏的例子來質疑我的觀點:義烏商品種類極為豐富,號稱“除了飛機導彈,什么都有”。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其緊緊圍繞日用消費品的專業特色是極為明顯的。
在海寧中國皮革城的發展史上,也有過“求全”帶來的教訓:過去,皮衣消費主要集中在冬季,企業生產以及皮革城客流量也有明顯的季節性,于是考慮開辟一個“牛仔城”,既可以引導企業在生產淡季利用廠房設備做牛仔,也可增加皮革城自身的客源。但這一嘗試很快就被證明是不可行的,因為皮革企業并不擅長牛仔服飾的設計和營銷,消費者到海寧也是沖著“皮革”二字來的。
第二“高”:一定要做龍頭。
如果說做“專”體現了錯位競爭的理念,那么做龍頭則體現了“數一數二”的要求。
我一直有過判斷,中國目前存續的專業市場中,有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事實上處于“休克”狀態。權威機構統計數據(見前文)也證實:只有3.88%的專業市場年交易額超過億元!
“專業市場”(market)得不到“市場”(business)認可,后果是很嚴重的:同樣的投資下去,人家可以產生數億數十億的成交額,你可能每天空曬太陽——從投資的角度講,住宅捂幾年或許能升值,但專業市場不成功的話永遠只是一堆混凝土垃圾。
如何把混凝土建筑打造成“財富機器”?海寧中國皮革城的經驗是:一定要做龍頭。
你可以先定位所在地區(地級市)的龍頭,然后逐步成為全省的龍頭,再逐步成為大區(如長三角、環渤海)乃至全國的龍頭。
第三“高”:轉型升級的眼光要高。
從浙江的專業市場發展看,起步最早的是溫州,但20世紀90年代以后,溫州的專業市場卻不斷衰落。如今,省內排名前十位的專業市場都不是溫州的。這里面有很多客觀原因,但就其內因而言,沒有及時轉型升級也值得反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所長任興洲女士說:專業市場量的擴張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功能的創新和質量的提高是它的重點,是重中之重。
這話太對了——近年來,海寧中國皮革城不斷在市場升級方面給自己“出難題”,先是把自己做成了國家級AAAA景區,現在又在斥巨資打造品牌風尚中心,鼓勵企業“腦體分離”。
那種以為專業市場還是蓋一座大廈請大家來“坐商”的觀念已經嚴重落伍了。單純的“商鋪市場”競爭力將會逐步衰竭,專業市場要想好好地活下去,必須打造“功能市場”!
點擊次數: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