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義烏)商成市場研究所是義烏市商興成市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設的研究機構。研究所以“興旺專業市場,成就商業地產”為宗旨,專業致力于商品交易市場、專業批發市場的研究。擁有一批精通國內外市場狀況、經驗豐富的高素質專業人才,還邀請了商業地產界及學界知名的專家作為特約研究員或顧問。研究所發展目標是打造民營經濟研究院行業研究所品牌,并成為國內商業地產研究……
北京批發市場變遷四大樣本調查
京津冀一體化下,裝載熙攘人群、大量商戶的批發市場卷入北京功能提升和產業升級的浪潮中。它們有的外遷,有的原地升級,有的脫胎換骨……對于批發市場來說,轉變已無退路,北京商報記者在此梳理動批、大紅門、新發地、中關村電子賣場、萬通等批發市場的轉型升級脈絡,為其他批發市場轉型提供參考樣本。
以市場產權做吸盤
樣本:大紅門批發市場、動物園批發市場
北京批發市場的外遷已箭在弦上。在豐臺區商務委與保定白溝新城管委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大紅門批發市場啟動對接白溝后,上周,永清國際服裝城迎來了8位貴客。
北京京溫服裝批發市場、北京市大紅門紡織品批發市場、北京永外連發窗簾城、北京北方世貿輕紡城、北京世貿國際鞋城、北京正天興皮毛市場、北京世紀丹陛華小商品綜合市場以及北京盛購禮品中心8家大紅門主力市場簽約落戶永清。
京溫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文表示,企業會積極配合前往白溝進行實地調研考察,尋求對接點。“外遷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經歷很長時間,不僅企業需要選址的時間,商戶也需要認可的時間。商戶對于區域位置、環境條件等方面有時比業主方還要苛刻。”
方仕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方貴表示,大紅門批發市場與白溝對接的相關扶持政策、產業規劃還不明確。“企業不希望穿新鞋走老路,因此外遷白溝希望獲得有產權明確、土地權屬清晰的商城。”
在上周的八大市場選擇永清中,黃方貴對白溝的疑惑永清提前給出了答案。北京市大紅門紡織品批發市場董事長王吉雷表示,批發市場的商戶很愿意搬到永清,因為原來聚集在大興的一些服裝企業已經搬遷到永清,面料批發企業作為這些企業的上游供應商,與加工生產企業更容易形成產業鏈。另外,搬到永清后,他從原來的租賃方變成了市場產權方,“對商戶而言,這不僅是原有產業的轉移,還是一個新的投資渠道”。
“菜籃子”的八爪魚式擴張
樣本:新發地
前不久,深陷外遷傳言的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再度因高碑店新發地產地市場的建立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在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看來,與動批、大紅門兩大批發市場的外遷不同,前兩者以服裝為主要經營方式,新發地主營的蔬菜、水果對北京市場來說屬于必需品,而非服裝、飾品等可需產品。張玉璽強調,新發地市場不會搬家,將通過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升級。不過,為緩解壓力,新發地將把低端蔬菜零售等部分功能挪到河北高碑店等北京周邊市場之外。
河北便利的運輸距離具有保障北京蔬菜供應的先天優勢,張玉璽表示,相比其他省市,北京新發地更傾向于在河北建立產地市場。目前,唐山、張家口、承德等均在新發地的戰略布局中,由新發地占股52%的河北定興產地市場也將在年底前開業。
盡管北京新發地對北京市的作用不容小覷,但作為批發市場,巨大的進出貨交易量所帶來的交通、環境等負面作用也不容忽視。為了升級市場過于傳統的交易方式,改變其落后的形象,張玉璽表示,在近期新發地市場的整體規劃中,多個有助于改善市場現有狀況的項目正在或將要開工建設。“12萬噸現代化冷庫正在籌建中。”張玉璽表示。
核心區的“軟著陸”計劃
樣本:萬通新世界商城
身處阜成門商圈中心的萬通新世界商城(以下簡稱“萬通商城”)希望通過“三年計劃”實現業態升級的“軟著陸”。從2012年開始,亦購特惠商場、萬寧、新辣道等品牌逐漸將這家老牌小商品市場從溢價零售拉升到品牌化發展上。萬通總經理楊志強認為,萬通本身并沒有批發業務,只是零售業態,不存在是否離開或者遷移的問題,但是地處二環,30多條公交線路環繞,地鐵二號線直達,緊鄰金融街,這樣的黃金位置又決定了萬通不能僅僅是小商品零售業態。
“從2011年開始制訂了‘三年計劃’,一年滿租、兩年品類調整、三年品類升級。”按照萬通商城的規劃,除了增加品牌商入駐,還要加強體驗式消費來抵抗電商的沖擊。據楊志強介紹,目前餐飲業態已經占到25%左右,其中一樓是簡餐、快餐,三樓將近1000平方米的面積引入了新辣道、五月小廚等時尚、商務餐廳,餐廳黏客性非常大,這也是目前購物中心主流的吸客手段。同時,餐飲也帶來了比小商品商戶更優厚的租金。除了阜成門周邊寫字樓流動性的白領客群,楊志強希望,改造升級后的萬通商城能夠覆蓋半徑3公里以內的區域,西直門-復興門-航天橋都被納入萬通的規劃當中。
不過,僅有3萬平方米的萬通即使業態升級也無法與動輒十幾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形成競爭,“在重點品類做深、做透”成為萬通目前的共識。據楊志強介紹,萬通已經組織調研團隊調查市場,鞋服或珠寶或許成為未來萬通著力打造的一個品類。
44個“足球場”脫胎換骨
樣本:中關村電子賣場
幾年前,坐落在中關村的鼎好、海龍、中關村e世界、科貿等電子賣場是電子發燒友的淘金地,也是孕育創業家的搖籃。聯想、京東、方正等一大批企業正是從這里由一個個小商鋪起家。不過,昔日繁華的商街變得不再沸騰,這里正面臨著大批量商戶的撤離。
與過去相比,多數商鋪近來生意愈發不景氣,已有部分轉投其他行業。在中關村e世界,除了產權分散帶來的苦惱,由于生意不景氣,目前,一層黃金區域全面停止營業,2-4層正常營業商戶數量不足五成。海龍大廈中,進入賣場的消費者往往會被多個導購爭搶。
2007年,中關村電子賣場面積達到32萬平方米,相當于44個足球場。蜂擁的客群,上萬家商戶,那時北京有近70%的電子產品是由中關村賣出的。鼎好、海龍等電子賣場也成為中國電子產品零售業主渠道。不過,政策驅動與電商來襲讓中關村電子賣場從前的繁華盛景變成明日黃花。數據顯示,京東去年的營業收入為693.4億元,相當于2010年中關村電子賣場最紅火時銷售額的3倍。
從創業者搖籃到數碼產品淘金地,隨后電子賣場又陷入了同質化困局到假貨橫生。在線上消費的時代里,以3C數碼產品銷售為主的電子賣場正逐漸走向消亡。截至去年底,中關村商業面積已經減少26%,批發零售商家比2010年減少31.1%。最近三年,在中關村西區新增的3000多家企業中,93%是高技術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科技金融業等鼓勵發展業態。
中關村正向著硅谷之路一步步邁進,也許未來這里再也沒有了萬家小商戶的痕跡。鼎好曾被視為中關村商圈內轉型較為成功的賣場之一,創新工場、國美網上商城、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以及清華科技園都已進入。鼎好相關負責人表示,鼎好不會一刀切掉電子賣場,他們不希望設太高門檻給商戶,因為這很可能扼殺很多創新的小企業。
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劉宇/文 張笑嫣/攝
點擊次數: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