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內的6萬多商戶普遍感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承受著生意萎縮帶來的巨大壓力。
但進入1月份特別是中國農歷新年過后,情況開始出現好轉。節后開市的當天,所有的商戶全部開門納客,客流量達16.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也到此來補足貨品。
據海關統計,1月份接受義烏商品報關單18902份,出口集裝箱34218個,同比分別增長11.4%和5.6%。其中,日均出口1920個集裝箱,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在旅游旺季到來之前,當地酒店的商務入住率明顯提升。義烏市區擁有四星級以上賓館12家,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第四季度這些酒店的客房入住率普遍下降了5%-10%。但據海洋酒店市場銷售總監王俊介紹,春節過后外賓回流明顯增長,酒店入住率目前已升至70%以上。
“盡管這個數字比去年同期還略有下降,但較兩月前已明顯回升!睋蹩〗榻B,去年12月外商入住率僅為53%。
義烏小商品城的情況只是浙江經濟回暖的一個例證。在“皮革之都”海寧,許多企業接受的訂單開始增多。
“這說明我們的商品仍然吸引力。相比去年11-12月的那種擔憂,現在的壓力減輕了很多。”海寧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查家林告訴新華社記者。
海寧錦達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雪康也表示:“企業現在生產正常,訂單有所增加。一些產品的生產線24小時開工!
去年,公司面對匯率波動、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敏銳地意識到國內市場的重要性,開始與國內一些廠家合作開發產品,積極開拓國內銷售渠道。
“國際金融危機讓來自國外的訂單數量一度銳減,但由于我們妥善應對,國內訂單的增加抵消了國外訂單的減少,因此企業正常開工,500名員工一個也沒減少!比~雪康說。
當地企業對浙江經濟從金融危機中率先突圍“信心十足”。理由是: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去年第四季度發生的企業競相壓價出貨的情況不會再現。
在中國最大城市和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也出現了經濟復蘇的勢頭。受益于新近出臺的汽車業調整振興規劃,上海浦東新區1月份的汽車銷售出現“小陽春”,同比增長15.8%。浦東新區當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同比增長達15%。
浦東新區目前吸引了全球500強企業中的250家落戶。今年1月,浦東新區合同吸引外資同比增長8.2%,40家外商投資企業實施增資計劃,合計增加注冊資本2.04億美元,增資總額同比增加16.57%,成為新區吸收利用外資的主力軍。
業內人士分析,外資大幅增加顯示外商對上海政府所實施扶持政策和浦東經濟環境抱有信心。(蘆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