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請問是吳女士嗎?我是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現在我過來到您的商位上就您和客商陳先生之間的人身傷害糾紛進行調解,請您在商位內等我,我馬上過來。”8月5日中午,打完了電話,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的調解員陳永海就匆匆忙忙地趕往電話所聯系的市場皮革經營戶吳女士所在的商位,調解前幾天發生在吳女士和一名外地客商之間的一起糾紛。
“這起糾紛已經調解了很多次,現在總算有些眉目了。”陳永海給記者翻看著投訴的案卷,邊走邊說。
陳永海所工作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于1987年。最初,這個由當時的義烏縣工商局發起成立的組織,只有1個調解辦公室,14名調解員。
23年后的今天,這兩個數字變成了5個調解辦公室,超過200名調解員。
“這些調解員基本上都是市場內的經營戶,義務、免費地從事人民調解工作。”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義烏市順輝拉鏈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龔輝潮介紹說,這些經營戶平時和別的經營戶沒有任何區別,但一旦有了糾紛,他們就是人民調解員,出現在處置市場內發生的攤位出租轉讓、拖欠貨款、不按時交貨、甚至打假斗毆等糾紛沖突的一線。龔輝潮表示,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發展過程中,就是通過不斷吸納市場經營戶中的骨干,才使人民調解工作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今年來,這些調解員累計調解各類糾紛33起,調解成功率超過了98%。
據龔輝潮介紹,目前,中國小商品城人民調解委員會依托市場布局設立調解辦公室,目前擁有的五個辦公室分別設在國際商貿城一區、二區、三區、四區市場和賓王市場。“剛好覆蓋整個中國小商品城市場。”
“這些人同時扮演著經營戶、個協組長、人民調解員的角色,但他們終歸還是市場內的經營戶,很難有精力同時做好這么多項工作。”龔輝潮表示,市場有6.2萬個商位,超過20萬從業人員,每天還有數十萬的客商往來其間,磕磕碰碰的是難免的事,但往往也是亟待解決的事,因為弄不好小問題就會演化成大矛盾。
為了確保調解工作的及時和質量,中國小商品城人民調解委員會規定了每名調解員一個月要有兩天在辦公室值班,其余時間正常經營。值班期間,調解員要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分兩次對所負責的區域開展巡查,發現有糾紛苗頭的,要當場予以制止;如已造成危害的,要及時勸解到調解辦公室進行調解;對糾紛涉及犯罪的,將及時報告給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針對調解員同時也是經營戶的現實情況,為了防止調解過程中出現關系案、人情案的情況,委員會還實行了“審案制度”,即每個月底將各調解辦公室已調結案件文書歸集備查,發現有不規范、有失公正等問題的,及時予以糾正。
此外,義烏工商部門也在積極加強對市場人民調解工作的指導和監督。據了解,目前中國小商品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任和其中一位副主任,分別由義烏市工商局中國小商品城工商分局的局長、副局長擔任,并有專門的工商工作人員被長期派駐在調解辦公室指導工作。
“可以說,中國小商品城人民調解委員會是隨著義烏市場的發展而成長。23歲的市場調委會,很年輕,但也很成熟。”龔輝潮認為,一路走來,中國小商品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隊伍從小到大,工作逐漸規范,已經逐漸摸索出了一套專業市場人民調解工作的新模式,為義烏市場的繁榮和穩定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