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春,是漢正街一年最旺季節。今年,經濟寒潮來襲,這個市場上的品牌貨、低價貨依然走俏,“中不溜”企業提前“入冬”。
眼下,逾百家漢正街中型服裝廠開始放年假,比往年提前20多天。
連日來,記者陸續走訪古田及江漢經濟開發區,那些為漢正街配套的服裝廠,關門或半歇業的不少。
古田四路一家私營服裝廠,上百臺縫制機的車間內,僅剩十幾名女工在靜悄悄地作業。
該廠老板黃先生自產自銷洗水皮女裝,在漢正街算中檔貨,批發價在60元—100元,銷往全國各地。不過,2008年的銷量同比低了一半。“原來11、12月,天天加班到深夜,現在到下午就沒事做了”。
在漢口城鄉結合部,像這樣擁有上百臺縫車、上百工人的中型服裝廠,約有200多家,目前,8成以上已經放假。江漢經濟開發區內,有服裝廠甚至在大半個月前就已人去樓空。
大夾街服裝市場,是漢正街中檔服裝的主要聚集地。昨日,水泄不通的往年盛景不復存在。部分經營戶反映,他們在大夾街的服裝銷量下滑30%-50%。
同樣漢正街,低價服裝活得卻比較滋潤。
昨日下午2點,多福路上的全新、老三鎮等批發市場前,車水馬龍。成群結隊的面包車涌入,駝著沉甸甸貨物的人力車亂竄,整個多福路塞得水泄不通。
各家托運點前,都堆滿半人高的服裝包裹,運往全國各地。這些服裝價格“誘人”,每件不過賣10-20元。
品牌服裝日子也還過得去。
這幾日,漢正街老板張國春還在加班加點,生產自主品牌時裝,預備節前能夠發往全國。
4年前,張國春投資幾千萬,在漢川漢正街工業園買下廠房,注冊2-3個商標,主要銷往國內一、二線城市。
今年下半年,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張國春工廠的產量只有去年同期的4成。不過,他的服裝品牌已得到市場認可,全國的銷售網絡比較穩定,總體情況與去年持平,“抗風險能力肯定比那些中小加工廠強”。
前幾日,湖北服裝商會成立,多年擁有品牌的漢正街服裝老板一個口氣:今年,受經濟危機影響不大。
多米國際營銷傳播咨詢集團首席執行官傅博介紹,近年,國際上很多行業,電視、汽車、化妝品等都開始出現一種趨勢:高端產品和低端產品市場份額同時在增長,而中檔產品份額則不斷下降。
以Levis牛仔服為例,在過去10年,這個品牌自身基本面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但因為沒有迎合到這個行業趨勢,全球銷售額下降30億美金。
傅博分析,主要原因是中檔產品“高不成低不就”:售價不如低端產品誘人,品質、售后服務、心理享受方面,又比不上高端品牌。
眼下,面臨經濟危機,國內消費者變得越來越理性,價廉物美成為更重要的選擇因素。
國內三、四級城鎮市場,甚至部分大城市中,漢正街品牌就占據一線位置,價格不高,品質優良。而一般的小作坊,“嗅覺靈敏”,運營“短平快”,產品價格低廉,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中不溜”服裝企業,無鮮明個性,又無價格優勢怎么辦?傅博建議:如生存困難,不妨先降成本,生產低價產品“過冬”;長遠來看,還是要培養品牌及銷售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