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到10年,我國五金流通渠道將只剩下三種業態。”這個觀點已得到了行業無數專家的認同,在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影響下,三種業態分化市場的能力也逐漸表現出來。簡單分析表明,這種趨勢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五金行業發展現狀的。
未來五金流通渠道的三種業態
在08年年終盛會“中國五金渠道創新論壇上”,有著數十年五金行業從業經驗、被行業同仁親切稱為“三哥”的北京市五金機電商會秘書長聞長山表示,今后的10年,在五金流通里面將有三種業態共同存在的情況。第一種是專賣店(世達品牌專賣店等形式),第二種是大賣場(鑫方盛、各地五金機電城等專業市場),第三種是高水平的批發公司(北京堯舜建材供應站為代表)。街頭、路邊店將退出主流市場。這并不是金融危機引起的,而是內部競爭機制引起的。街頭路邊店應該向市場靠攏,應該走聯合道路。
未來三種業態符合專業市場發展規律
傳統、自發形成的以露天式、地攤式、小門市為主五金市場,規模小、品種雜、檔次低,經營分散,產品良莠不齊,沒有什么服務,給消費者選購帶來很大不便。在這個“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的時代。必然將從零散型個體經營,逐步發展到市場化、集中化、規模化的經營方向上來。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和日趨成熟,將從過去那種簡單的、粗放的、任其發展的形態,逐步向規范化、標準化的高級形式發展,先進的專業市場形式將逐步占據市場的主導地位。
縱比國內橫比國際未來三種業態符合五金行業發展規律
橫向對比一下國外五金機電專業市場的發展現狀,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五金機電專業市場,正走在第三世界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
目前,第三世界國家的五金機電市場正處于我國第一代市場時期,越南就是典型的代表。“越南五金市場整體感覺還處于中國第一代五金渠道——自發形成的小五金接模式。”這是中國五金交電化工商業協會秘書長朱仁和對越南五金市場的印象。
而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五金機電專業市場的發展已經高度集中,幾家或者十余家五金建材市場幾乎囊括整個市場。奧地利就是一個例子。
根據奧地利Markant企管顧問公司出版的市場調研報告指出,奧地利的五金及建材市場競爭之激烈,可說是歐洲之最。以最簡單的零售商家數占人口比例而言,奧地利之五金建材經銷商市場密度為全歐之冠。奧地利的五金建材市場已演變為百貨店連鎖店的天下,九個主要的連鎖集團幾乎囊括整個市場,獨立經營的賣場或店家在奧國幾乎已沒有生存之空間。另外由于上述九個集團不斷擴充賣場空間及家數,因此每個賣場的平均利潤則相對縮減,在國內市場空間發展有限的情形下,奧國五金建材零售商只得靠在東歐市場設立新據點已維持企業之成長。
我國的五金機電專業市場是否會向奧地利一樣,走向“少數市場壟天下的局面”,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但是,未來五金渠道商不會有現在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