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昆明螺螄灣市場開業20周年慶典暨“中國品牌市場”授牌儀式大會上,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何濟海親自將四星級“中國品牌市場”榮譽牌匾授予昆明螺螄灣商會。會上,螺螄灣商會會長孫明專門聲明,螺螄灣商會從未接到上級政府部門的搬遷公告,以安撫商戶對螺螄灣市場拆遷傳聞焦慮不安的情緒。
市場彌漫“拆遷風”
當日,在距離螺螄灣市場不遠的昆明西昌路上,“中國·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招商處的工作人員正賣力地向前來咨詢的客戶發放印有“搬遷螺螄灣、改造螺螄灣、升級螺螄灣”等醒目字樣的“螺螄灣易地改造安置項目宣傳資料”。
“老螺螄灣肯定要搬遷!弊稍內藛T用很肯定的語氣回復每一位來咨詢的客戶。
“堵城的交通問題、頻臨癱瘓的物流問題、困擾已久的倉儲問題、陳舊雜亂的物業格局、一觸即發的消防隱患、標本難治,積重難返……老螺螄灣路在何方?搬遷刻不容緩”、“搬遷就是發展,升級刻不容緩,政府決策,老螺螄灣搬遷勢在必行”?粗@樣的宣傳資料,前來咨詢的商戶不禁面色凝重,駐步沉思。
政府部門調整城市規劃促成大型商場興衰成敗的先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螺螄灣市場今天的局面,和1989年昆明市政府對青年路的改造密不可分,正是由于當時青年路商鋪的拆遷,導致許多個體戶搬遷到當時位于昆明主城邊緣、比較偏僻的螺螄灣市場。但是隨著上世紀90年代后期昆明的高速發展,20年前那個從農貿市場發展起來的螺螄灣市場已成為年銷售額100多億元,提供了10萬個就業崗位的商業航母。
20年的發展,使螺螄灣市場成為占地面積達82萬平方米,擁有商鋪和攤位10000多個,經營著8000多種商品,日均人流量幾十萬人的大型批發市場。
分饗“螺螄灣拆遷”盛宴
螺螄灣市場壯大后,財富效應使螺螄灣市場周邊出現了雙龍商場、明通商場、新南站商業廣場等眾多大型商場。
“拆遷風”讓不少螺螄灣商戶感到寒意的同時,也讓眾多大商場嗅到“油腥”。記者在螺螄灣市場采訪時,發現不少商場招商廣告“紛飛”到螺螄灣市場中,在鞋類交易區,某品牌運動鞋經營商戶王先生辦公桌上擺放著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和新南站商業廣場的招商宣傳廣告,“最近常有其他商場的招商人員上門推銷,每隔兩三天就來一次,報紙內也常摻雜著不少其他商場招商的宣傳單!蓖跸壬f。
王先生介紹,他也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進行了登記,“不搬遷最好,但如果大多數商戶要搬過去,我也只能搬過去!
在一家經營各式鞋類的鞋店內,店主婁小姐也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登記過,她表示自己登記的原因主要是現在不用交錢。在婁小姐店內,記者同樣見到好幾份其他商場的宣傳材料。
對搬遷傳聞的擔憂,讓許多商戶在螺螄灣市場繼續經營的同時,也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進行了登記,按商戶們的說法,“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得為自己留條后路”。
是就地升級還是異地安置
螺螄灣市場雖然進行過多次改擴建,但新舊建筑并立的格局和日益凸顯的市場內外交通問題已成為制約螺螄灣商場發展的短板。2007年9月1日,《昆明市城市道路車輛通行規定》實施,維系螺螄灣貨物流通的2600多輛人力三輪車被禁止進出螺螄灣,螺螄灣貨物運輸從此轉向依賴機動車,螺螄灣內外交通不暢問題日益凸顯出來。今年12月1日,螺螄灣管委會深入市場對業主進行檢查調研時,螺螄灣市場內外交通循環不暢成為商戶們反映最多的話題,交通短板會不會導致螺螄灣市場異地搬遷?
昆明螺螄灣商會會長孫明認為,政府部門正在對南壩路和老海埂路進行施工改造,一但施工改造完成,困擾螺螄灣的交通短板問題會得到解決。他認為,關于螺螄灣市場將要拆遷的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我們歡迎新商家進入批發市場行業,但所有商家都應當遵循公正的競爭游戲規則。螺螄灣每年的交易額有100多億元,1萬多個商鋪和攤位帶動了10多萬人就業。螺螄灣商會也從沒有接到過政府部門的任何拆遷通知和公告。”孫明說。
記者就螺螄灣土地的規劃用途和螺螄灣市場是否會搬遷問題采訪了昆明市規劃局。昆明市規劃局回函答復,螺螄灣市場土地的規劃用途是商業用地和少部分居住、綠化用地。接受采訪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昆明市規劃局并沒有改變螺螄灣市場土地用途的規劃,而對于螺螄灣市場會不會搬遷的問題,這位工作人員表示規劃局目前無法答復,在規劃局給為記者提供的書面回復中,也沒有對螺螄灣是否會搬遷問題的回復。
西山區政府則明確表示要促使螺螄灣市場就地升級。在螺螄灣開業20周年紀念日的慶祝會上,西山區委書記柳文煒表示,2008年,西山區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29億元,占到當年西山區GDP總量的70%。針對西山區當前發展現狀,西山區政府已提出“工業強區,商貿富區”的口號,西山區委、區政府將加快螺螄灣周邊黃瓜營片區、豆腐營片區的城中村改造,讓螺螄灣的經營面積從現在的82萬平方米擴大到150萬平方米,擴建后的螺螄灣商貿區的面積將是現在的近兩倍。到2010年前后,螺螄灣的年交易額將達到130億元,市場輻射范圍擴大到1000公里外的地區。(記者 羅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