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一路之隔,一個叫紡織城,一個叫紡織城(東區),掛的是一塊牌子,到底兩家是不是同屬一個東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昨天市民王先生表示想投資王江涇鎮的中國·南方紡織城,卻發現隔著07省道,一邊掛著的牌子上寫著“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一邊掛牌卻是“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東區)”,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市場。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根據開發商當初的承諾,這是兩家不同的專業市場,有著明顯的功能區分,也符合王江涇鎮的城鄉協調發展規劃。”王江涇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掛牌“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東區)”的,按照開發商當時的承諾,應是“木林森國際商貿城”。2006年6月12日,王江涇鎮政府曾向秀洲區政府遞交《關于要求建設木林森商貿城(鞋服專業市場)的請示》,要求在王江涇鎮東至聞川路、南至虹橋路、西至07省道,約65949平方米的地塊,由福建省石獅市木林森鞋服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木林森公司)投資建造“木林森國際商貿城”,而07省道的西側,則是2007年7月9日秀洲區發展改革與統計局同意新建,由“嘉興王江涇絲綢紡織商貿中心開發有限公司”在嘉興市南方絲綢市場基礎上改擴建的“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項目。
在這名負責人出示的2007年1月,中共王江涇鎮委員會、王江涇鎮人民政府聯合發文的《關于進一步明確王江涇兩大市場定位的通知》中,記者看到,中國南方紡織商貿中心(即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定位為王江涇鎮紡織品專業市場,主要經營普通商業用房、辦公用房的開發經營,從事嘉興王江涇絲綢紡織商貿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紡織品和紡織半成品,植絨、紡織原材料以及紡織品物流和紡織品對外貿易等業務。而木林森國際商貿城,定位為王江涇鎮鞋帽商業批發零售集中地,主要經營各類成品服裝和各名牌鞋帽的批發與零售。
“對于落戶王江涇的投資項目,政府都抱著相同的歡迎態度。按照規定,由于兩大專業市場定位、功能不一樣,享受的優惠政策也有所區別。”有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建成開業起3年內,開發業主租賃經營與紡織相關的營業用房所產生的營業稅、房產稅,區、鎮財政所得部分給予獎勵;而木林森國際商貿城內引進國家、省級著名商標,知名鞋、服企業,并在此注冊(注冊資本在100萬元及以上)開展經營活動的,分別給予一次性每個企業5萬元至15萬元、5萬元至10萬元的引薦補助。
兩個定位不同的市場,緣何使用同一塊牌子?“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管委會負責人說,木林森國際商貿城最初用名“紡織精品市場”,后又用名“紡織專業市場”,最后直接掛名“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東區)”。“一個成熟的專業市場的形成必然經過集中、繁榮、規范發展三個過程。它并不僅僅是提供交易的場所,更應該是紡織資源、紡織信息的匯集地,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在原來絲綢市場的基礎上,已發展了多年,匯集了國內最好的紡織產品,已經成為生產企業了解市場需求的一個窗口。”這位負責人還說,“它的用名是經過地名辦審核的,它已經擁有較大的品牌價值。”在他出示的秀洲區政府發文的《關于加快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記者看到,該意見規定了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為嘉興市秀洲區王江涇鎮規劃區域內各類紡織專業市場的專用名稱。“現在房產樓盤開盤都要經過地名辦審核,木林森如果要掛名‘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東區)’當然也必須經過地名辦審核,如果沒有審批和從未經過有關部門同意,擅自掛上‘嘉興·中國南方紡織城(東區)’是不符合要求的,我們會通過合法途徑讓其自行拆除。”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