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新玩具安全指令》于2009年7月20日發布,禁止限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從8種驟增到85種,還明確了玩具產品應滿足REACH指令在內的歐盟通用化學品法規要求,這將大為增加玩具制造及檢測成本和責任風險。其實施對我省玩具出口沖擊極大,政府和企業應高度關注、科學應對。
一、我省玩具生產和出口的現狀
中國是世界玩具生產大國,出口的玩具占全球玩具市場的70%。浙江是中國的玩具生產和出口大省,有玩具生產企業1000多家,其中出口企業300多家。近年我省玩具生產增長迅速,從2000年到2008年,產值從2.9億美元增長到16.5億美元,增長5.7倍。目前,浙江已成為全國玩具生產四大省份之一,產量僅次于廣東,居第二位。
2008年,我省玩具出口交貨值超過10億美元,出口額近6億美元,兩者差額近4億美元。這是由于出口交貨值除包括浙江出口的玩具外,還包括由浙江制造但從上海等省外出口的玩具。兩者的巨大差額,說明玩具不僅是浙江的重要出口產品,而且浙江還是全國出口玩具的重要生產基地。
浙江生產的玩具質優價廉,深受境外消費者歡迎。近年來,我省玩具出口越來越紅火,規模越來越大,出口依存度保持在60%左右,主要出口品種為木制玩具、布絨玩具、塑料玩具和童車等,大量出口歐盟、美國、加拿大等。據浙江省檢驗檢疫局調研,2007年出口歐盟1.74億美元,占23.3%;出口美國1.61億美元,占21.5%;出口加拿大1.07億美元,占14.3%,居三。以上合計占同期全省玩具出口總值的59.1%。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省玩具產業的發展,著力打造了麗水云和"中國木制玩具城"、嘉興平湖"中國童車生產基地";溫州永嘉文教玩具塊狀經濟也正在崛起。目前,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玩具成交量約占全國市場1/3,浙江已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出口于一體的全國規模最大的玩具產業集群和銷售出口平臺。2003-2008年,我省玩具出口從23204萬美元增長到59983萬美元,增長2.6倍,年均增長21.6%。然而,2009年我省玩具出口開始出現負增長,1-7月出口5929萬美元,同比下降1.02%。說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省玩具出口步履艱難。
二、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對我省玩具出口形成嚴重沖擊
歐盟是浙江玩具出口的最大市場,占全省玩具出口的23.3%。因此,其與玩具安全的相關法令將對我省玩具出口具有重要影響。2009年7月20日,歐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出臺,勢必使我省已經下滑的玩具出口面臨再次嚴重沖擊。
(一)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的演變
歐盟于1988年發布88/378/EEC《玩具安全指令》。1993年93/68/EEC指令對其做出修訂。其后歐盟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指令對部分特殊玩具加強管理,但未再出臺綜合性指令。2002年以后,歐盟共發布8個修訂草案,修訂重點在于進一步提高對玩具的安全要求。2008年12月18日,歐洲議會通過了新的玩具安全指令草案,旨在全面更新其玩具安全立法。2009年7月20日起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開始生效,實施了近20年的88/378/EEC《玩具安全指令》退出歷史舞臺。至此,歐盟《玩具安全指令》升級為《新玩具安全指令》,形成其市場準入的新壁壘。
(二)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主要變化
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在安全方面做了非常大的變化。尤其在化學安全方面,新指令進行了前所未有的修訂,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1.適用范圍、定義的變化。新指令將玩具的定義修訂為"設計為或者預定為供14歲以下兒童玩耍中使用的產品,無論是否是專用的產品。"這個定義無形中擴大了玩具指令的適用范圍。此外,新指令還列明了用于節日或慶典的裝飾性物品、仿真模型等19種產品不屬于玩具。
2.加強玩具化學安全要求。新指令最主要的變化是加強了玩具化學安全性要求。首先,遷移元素限制由以前8種增加到19種,新增了鋁、硼、鈷、銅、錳、鎳、錫、鍶和鋅等9種遷移元素的限制,要求對三價鉻和六價鉻分別進行限制,除無機錫外,還對有機錫進行了限制;對材料的限制更趨嚴格,不僅根據材料類別分別設定限量要求,而且限量值大幅降低。其次,新指令首次引入針對玩具中CMR(致癌、致基因突變或致生殖毒性)物質的特別條款,禁止使用55種禁用致敏性香味劑,以及11種含量超過0.01%時需要進行標識的過敏性芳香劑,同時明確提出玩具材料中的化學成分必須與歐盟關于危險物質分類、包裝和標簽法規相一致的要求。
3.進一步提高機械物理安全要求。新指令將窒息危險從體外窒息擴展到體內窒息,要求所有兒童使用的口動玩具不能含有小部件;嚴格禁止與食品緊緊連為一體的玩具銷售;要求制造商考慮在"按不可預見方式使用"情況下所導致的風險,進行設計玩具。
此外,新指令在對玩具的警告標識、制造商責任以及對CE的可視性也增加了新的要求。
(三)新玩具安全指令實施進程
2009年6月30日,歐盟官方正式發布了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同時,該指令對相關條款內容設定了一定的過渡期,其中第二條的第一款關于玩具的定義和附錄Ⅱ的第三部分的化學要求將于2013年7月20日正式實施,其他部分將于2011年7月20日起正式實施。
三、我省玩具企業將面臨的嚴重沖擊
2007年的中國玩具"召回事件",加速了世界各國對玩具安全問題的關注,發達國家針對玩具安全出臺了一系列技術壁壘。當前,在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下,我省玩具出口增速明顯放緩,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出臺,對本已身處困境的我省玩具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會產生嚴重沖擊。
(一)壁壘迭出、企業應接不暇
2007年"召回事件",不僅嚴重挫傷了歐洲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而且引發全球范圍內對中國產品質量的質疑。2008年以來歐盟27國以及美國、日本等近40個國家和地區不約而同地出臺了有關玩具的新標準,總計超過30多項,將矛頭對準了生產世界上70%玩具的中國企業。2009年《美國消費品法案》、《玩具安全認證程序》、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相繼出臺,成為玩具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壁壘,我國玩具出口受阻、頻遭退貨,企業生存堪憂。
(二)我省玩具出口安全、有害物質限量控制不容樂觀
2008年歐盟年度消費品質量檢測報告表明針對玩具發出的預警信息有498份,高居榜首。2009年1-6月,中國出口歐盟玩具21個品類中,16個品類同比減少。童車品類產品降幅均較大,傳統玩具中的玩具樂器、其他帶動力裝置的玩具及模型、動物玩具的降幅都在20%以上。上半年,歐盟扣留我省產品104起,主要涉及玩具和兒童保育用品,其中玩具25起,占扣留總數的24%。僅娃娃類玩具就有7起,是玩具召回產品中頻次最高的一類產品,主要由于鄰苯二甲酸鹽超標、窒息、外傷,重金屬超標。從召回案例看導致召回的產品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反映在產品材料含高風險化學物質,產品部件容易導致兒童窒息,產品存在令兒童受傷的危險三方面。我省寧波地區出口玩具抽查結果表明,玩具有害化學物質,不合格率為4.6%。據國家質檢總局統計,我國輸歐消費品,尤其是玩具,每年因歐盟RAPEX通報而被"撤出市場"、"停止銷售"、"拒絕入境"、"銷毀"等所遭受的損失嚴重。玩具出口安全、有害物質含量方面的控制不容樂觀,我省玩具出口形勢嚴峻。
(三)制造檢測成本陡升、企業無力承擔
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提出了嚴格的化學性能要求,對可遷移元素的限制從8種增加到了19種,首次提出禁止玩具中使用66種過敏性香味劑,將使我省玩具制造及檢測成本成幾何級數大幅上升,目前已經利潤微薄的我省出口企業將無力承擔。
四、對策建議
當前,我省玩具產業整體水平不容樂觀。其產品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企業規模較小,技術力量薄弱,生產設備陳舊,檢測設備缺乏。歐盟實施《新玩具安全指令》,將嚴重沖擊我省玩具出口。建議高度關注,主動應對。
(一)加強技術壁壘預警,強化服務企業意識
質檢有關部門要充分重視和利用復議的權利,對技術壁壘的不合理內容提出異議,為企業出口爭取主動便利條件;要做好信息預警工作及時掌握國際市場動態,加強對企業的信息服務和應對指導,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的宣傳和培訓,提高企業對出口產品質量安全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強化服務企業的意識。
(二)完善應對機制,加強全程質量管理
技術貿易壁壘不斷升級,已由單一的末端控制,轉向生命周期全程控制,因此,企業應進一步完善供應鏈管理。在采購原料和生產過程均應按照國內外標準實施質量管理。改變傳統的簡單的依購貨商的要求為依據生產,將購貨商的要求與歐盟標準融會貫通,在原料采購中要建立供應商評價制度,對有關的供應商和分包方建立評價制度,強化供應商管理,對產品安全實施源頭把關控制,提高風險管理效率,更好保證產品安全。從原材材料到最終產品,建立產品質量檔案,完善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三)加快"浙江制造"轉向"浙江創造"
盡管我省玩具出口比例很大,但貿易形式主要以品牌加工/OEM為主,導致許多玩具企業產品研發能力停滯,國際貿易經驗缺乏,對代工品牌和中間貿易商依賴度過高。低端生產模式已經嚴重制約我省玩具產業的發展,玩具產業要在原來滯后的研發、推廣、營銷等環節發展起來,必須從制造者轉變為設計者。因此,企業應轉變觀念,打造"自主品牌",強化"自主創新",推動我省玩具產業加快從"浙江制造"轉為"浙江創造",這是我省玩具產業擴大國際市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