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新《保險法》除了擴大投資渠道,監管手段也出“新”點。據相關媒體報道,根據新《保險法》規定,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照保險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遵循依法、公開、公正的原則,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維護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據相關媒體報道,世聯地產上市兩個多月,股價竟然漲了一倍多。世聯地產股價在接連火箭上升后,昨日又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56.99元,完全不顧房地產板塊近期整體回調的大勢。一時間,世聯地產這個房地產股票“新兵”的風頭無二,完全蓋過了萬科、保利和金地等“大牌”。
經過層層探究,有媒體從券商和保險的業內資深人士提供的線索,以及最新公布的三季報鎖定了世聯地產的幕后主力并非私募、基金和QFII等股市“老面孔”,而是泰康人壽。
“令人感到蹊蹺的是,沒有一家基金進入世聯地產的前十大股東,基本上泰康一家在自拉自唱。”一家券商分析師沈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泰康占世聯地產流通盤比例超過10%,而基金按規定是不能持有超過10%的單一股票。
此舉和新保險法對險資的投資范疇劃定具有正相關,新《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于下列形式:銀行存款;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投資不動產;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
仲量聯行近日發布報告稱,新保險法允許保險資金的投資范圍擴大到房地產市場,這一解禁將使巨額保險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總規模可能達到2360億元,房價在將來仍面臨上漲壓力。
而另一方面,新《保險法》對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擴展,為保險機構在各市場施展拳腳并引領各市場健康發展意義重大。險資將對諸多市場的結構和規模以及發展的狀態和速度產生積極影響。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副總裁繆建民在媒體中撰文稱,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既不會沖擊或增溫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住宅市場),也不會影響到事關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問題。
這是因為,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有兩大特征:一是從全球經驗來看,保險企業投資不動產主要是以商業地產為主的。商業地產與住宅市場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市場,這包括租金回報率、價格走勢及投資回報等不一致。從總體上看,我國的住宅投資回報要遠高于商業地產。所以,主要是出于資產負債匹配及對沖通脹、替代固息產品等因素的考慮,保險資金投資房地產不會沖擊住宅市場;二是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不需要向銀行融資,因此也不會帶來融資杠桿化的風險。
同時,新《保險法》除了擴大投資渠道,監管手段也出“新”點。據相關媒體報道,根據新《保險法》規定,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照保險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遵循依法、公開、公正的原則,對保險業實施監督管理,維護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對于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保險法特別規定監督管理機構可以限制其資金運用的形式、比例。保險監督管理機構還可對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外國保險機構的代表機構進行現場檢查,或者進入涉嫌違法行為發生場所調查取證等。如果保險公司使用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的,由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責令停止使用,限期修改;情節嚴重的,可以在一定期限內禁止申報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
新《保險法》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整頓、接管、撤銷清算保險公司做出具體規定,同時對上述期間監管機構可以對保險公司直接負責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所采取的措施做出明確規定,包括通知出境管理機關依法阻止其出境,申請司法機關禁止其轉移、轉讓或以其他方式處分財產,或在財產上設定其他權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