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出席在上海舉行的金融論壇時透露,截至9月底,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為3.43萬億元,其中債券投資占比超過50%,股票投資比例在10%左右,達到3700億元。
猜想四季度,3.43萬億的保險資金投資策略會否出現新的變化,成為外界密切關注的動向。
權益投資倉位或不變
國內保險公司本周發布的三季報顯示,業務結構調整告一段落和保費收入增速加快,這似乎證明保險業已經走過最壞的時間點。盈利水平的增長,預示了在國內資本市場震蕩前行的過程中,保險資金把握了正確的投資機會,獲得了階段性波段操作的成功。
10月28日,中國平安宣布,在中國會計準則下,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73.43億元。平安集團總經理張子欣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雖然三季度國內股票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但是由于把握了投資時機和節奏,仍然取得了可觀的投資收益。
“中長期我們看好中國的資本市場,但我們也會預估到股市所面臨的波動,因此對于未來的投資策略,會保持一個謹慎的操作,在一定預期內,我們會在高位賣出鎖定收益,也會在相對低位的時候進倉,權益類投資的比例目前維持在10%左右,今年不會有大的改變。”張子欣如是表示。他同時透露,如果四季度投資機會顯現,不排除加倉的可能性。
10月29日,一家券商機構保險業分析師表示,平安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保險資金超過5000億元,其投資的策略則應該也代表了整體保險資金的投資策略。
在國壽的三季報中,記者發現,中國人壽[29.88 0.61%]上半年權益類投資比例提高到了13.42%,而債券型投資則從去年年底的61.43%下降到51.49%。在8月底,市場也有關于國壽在2700點—2900點左右全力加倉基金,200億入市趁機抄底的說法,市場人士分析稱,目前已經有10%—20%收益的說法也顯得更加真實,國壽權益類投資幾乎是滿倉操作。
“在前三季度,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的比例幾乎都用滿了,那么接下來的四季度,險資投資應該不會出現大進大出的現象,而且現在保監會也已經出臺了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的原則文件,只是相關細則還沒有出臺,相信保險資金應該都在靜待細則的出臺。”上述分析師表示。
兩大投資領域機會顯現
對于規模已經達到3.43萬億還仍在不斷增長的保險資金而言,緊盯股票市場顯然不能滿足各家公司的投資收益目標。
記者了解到,對于保險資金而言,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最終確定的比例上限和具體投資細則,是大型保險公司所密切關注的,而投資企業債上限從30%上調到40%,也意味著收益率一直在低位徘徊的債券市場未來可能會上漲,這將給保險資金帶來更多的收益。
“在投資不動產領域,大型保險機構尤其是三大保險巨頭,已經蓄勢待發,平安此前早已經通過信托模式曲線進入商業地產,國壽也通過自住或出租的方式在全國各地投資了不少的不動產項目,中國太保也儲備了一些土地項目,只是這些動作都尚未觸及保險資金投資商業地產領域,一旦投資比例框定,這幾家大公司一定會馬上有所動作。”10月30日,一家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這對于提升保險資金收益大有裨益。
對于債券市場,記者也獲悉,國慶節后,保監會已經向各大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下發了《關于債券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在這一通知中,保險公司投資企業債的比例上調至保險機構上季末總資產的40%,除了企業債之外,單個債券投資品種的投資上限仍為20%。
同時,保監會另外還允許保險機構投資大型國有企業、香港聯交所公告的H股和紅籌股公司在香港市場發行的債券。一家券商債券分析人士受訪時表示,保險資金投資債券的限制進一步放寬,這也將提升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費收入中,各家公司主要是以傳統的終身壽險和分紅險為主,這也意味著保險投資的方向年內在權益類投資的比例上不會出現大的變化,而隨著債券市場收益率上揚的趨勢愈加明顯,保險資金的投資策略在謹慎前行中也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