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正在海寧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商品市場峰會上獲悉,省外浙商市場每年銷售的浙江商品超過3000億元,足跡遍布六大洲的浙商如今正將注意力轉回國內市場。
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由一個資源匱乏、工業基礎薄弱的小省,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經濟大省、出口貿易大省和市場大省,浙江的商品市場也隨之蓬勃興起,迅猛發展。來自浙江省工商局的統計顯示,浙江全省有4087家商品交易市場,年成交額9794.2億元,而浙商在省外、國外開辦的市場有近2000家,每年帶動浙貨銷售約3000多億元,浙商在省外的市場經營戶達500多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至少有5000多億元民間資本進入全國專業市場行業,其中投資規模在100畝以上的市場已突破1000家。
隨著外銷售市場的萎縮,加上國家四萬億投資政策的公布與實施,讓不少浙商決定掉轉槍頭搶占內需市場制高點的決心。業界人士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專業市場將成為承接外銷市場向內銷市場轉移的新終端。
據統計,目前在東北、西北、華北這“三北”地區的各類市場中,浙江的經營戶占到1/3甚至1/2,浩浩蕩蕩的經營大軍與其賴以生存的省外浙商市場,為浙江產業搭建了一個做大做強的孵化器。
今天舉行的峰會還對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的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海寧中國皮革城等16家市場被評為“中國浙商行業龍頭市場”;而對拉動浙貨銷售反哺浙江經濟起到突出作用的上海金山國際貿易城等10家市場則被評為“中國浙商對外投資龍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