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錦繡瀟湘 文化創意產業園日前在河西大學城開園,兩列命名為“錦繡號”與“瀟湘號”的創意列車啟程,此舉意味著岳麓區具有大學城區域特色的文化產業航母揚帆起航。進入新世紀以來,岳麓區乘改革開放東風,充分發揮科教大區的資源優勢,通過區、校合作,打造科研成果的孵化轉化基地,如今在院士創業的帶動下,走出了一條科教興區、科教強區的產業之路。
十年攜手 “湖南硅谷”不是夢
岳麓山下是我國少有的大學、科研機構密集區之一,依山而建著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全國“211工程”重點大學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余所,專業科研技術人員10萬余人,教育和科研涵蓋理、工、農、醫、經各類學科。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中擁有17個博士后工作流動站,76個博士點,214個碩士點,兩院院士26人,教授和副教授3100人;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國家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1651項,每年誕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逾1000個。
如何將這些豐富的資源充分挖掘,成為岳麓區思考最多的問題。2000年底,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岳麓區建設大學城以其科教、文化、生態等優勢打造湖南的“硅谷”。岳麓山大學城以園區環境優勢為基礎,鼓勵院士面向市場開發高科技成果,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岳麓區委、區政府設立了院士創業獎,出臺了《關于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區內轉化科研成果和興辦實體的決定》和《關于鼓勵院士、教授、博士和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的實施辦法》。2000年以來,袁隆平、何繼善、黃伯云、劉業翔等一批院士先后來岳麓區創辦企業、開發高科技產品,其中黃伯云院士領創的湖南剎車材料公司生產的C/C剎車副,一舉打破了美、英、法三國在這一市場的壟斷地位。在院士創業群的帶領下,全區先后有100多位專家、教授創辦的70家高新技術企業進入岳麓山大學科技園孵化發展。
區校合作成為建設創新型城區的突破口。在岳麓區的大力推動下,長沙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岳麓山大學科技園、岳麓山大學城等蓬勃發展,每年誕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逾1000個。區內形成以微電子、電子信息技術、新藥品和生物醫藥工程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多年打造的大學城產業格局已現雛形。新材料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精細化工技術和生物基因技術在部分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湖南硅谷”日漸成名。目前建立了以專家教授顧問團為橋梁的區校合作機制,湖南大學校長鐘志華院士等15名專家教授被聘為專家顧問團顧問。通過政府搭臺,建立區校合作網絡平臺,把高校科技成果與企業難題等信息通過網絡形成互動效應,為企業搭建一條暢通無阻的區校合作高速公路。
在大學科技園的孵化作用下,岳麓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區域內初步形成了院士創業群、教授創業群、在校研究生群和歸國留學生群四大創業群體,山河智能、一派數控、博云新材、業翔科技、海捷模具等迅速壯大,走出岳麓區、長沙市,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國家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國家傳感技術基地和長沙市軟件產業基地也相繼落戶該園區。
“這些年來,大學城入園企業日益增多,岳麓區也通過實施‘區校合作’成功對接大學城,不斷提速經濟快車。”回首走過的區校合作之路,岳麓區委副書記、區長陳中倍感欣慰。
六年修煉 一條路成就一個商圈
如果說區校合作走出了一條高科技產業之路,那么以金星中路為代表的餐飲酒店和商貿業的井噴標志著岳麓區新興現代服務業的強勁崛起。
“當時我看中的是金星中路特有的潛質,如今,事實證明我的眼光很準!”6年后的今天,作為岳麓區金星中路第一個吃“螃蟹”的投資商,繼湘美食掌門人羅繼湘顯得格外自信與自豪。經過精裝修,8月1日他的酒店站在“國際”起點再一次揚帆起航。
羅繼湘是金星中路投資商的精彩縮影。隨著金星大道全線貫通,近年來,卓越·蔚藍海岸、美林·銀谷、郡原廣場等品牌房產紛紛落子,時代帝景酒店、茉莉花國際酒店等星級酒店紛紛搶灘……如今,以金星中路為核心的新商圈已在河西顯現,流金淌銀的金星中路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財富之路,也成為大河西先導區發力的引擎。
金星大道2002年破土動工,2006年全線貫通,建設過程歷時4年。如今,縱貫岳麓新城的金星大道總長18公里,路幅寬100米,設有公交車專用道,是堪與河東的五一大道、芙蓉路媲美的河西南北大動脈。作為金星大道的一段,金星中路南起楓林路,北至杜鵑路,位于長沙市治西側,岳麓區治東側,全長約3公里,兩廂綠化景觀密布,城市路網四通八達。
近年來,隨著大河西城區的快速擴張和大發展,金星中路以便捷的交通、無與倫比的生態特質和卓然天成的商業價值呈現井噴發展態勢,美林·銀谷等品牌房產、茉莉花國際酒店等餐飲和廣本汽車4S店等紛紛搶灘。金星中路5平方公里輻射范圍內常住人口已近10萬人,5分鐘步行圈涵蓋生活各個方面。金星中路新商圈已在大河西呼之欲出。
早在兩年前,岳麓區就已按照“規劃引導,國際主題;建筑精品,街景提質;濃郁氛圍,鑄造標志”的總體思路,對金星中路進行規劃和建設。通過完善道路兩廂商業、娛樂、休閑設施配套,全面提升街景品質,賦予國際消費元素,精心構筑能夠充分展示新城活力、富有現代文化氣息、契合國際交流需求的商務區、商務圈與商業街的集聚帶,滿足大河西先導區急劇增長的消費需求。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河西之夢一定做得很好!”在日前舉行的炫彩金星·財富岳麓商務節新聞發布會上,長沙市副廳級干部、岳麓區委書記趙建強形象地描繪了岳麓區作為大河西先導區發展的遠景藍圖。他說,金星中路是河西南北交通主干道,也是大河西的財富之路,在交通便捷的同時,商務條件尤其優越。未來3至5年內,河西還將吸引20萬人入住。岳麓區將順勢而上,讓金星中路引領一個“國際”未來,讓這座生態新城發揮得淋漓盡致。
五年展望 濱江新城打造商務航母
興工強區,三產富區,F代服務業將是岳麓區未來產業發展方向之一,如今隨著濱江新城建設的不斷推進,一艘龐大的商務航母在河西悄然開建。去年年底,在北京舉行的“2008中國長沙岳麓新城戰略投資說明會”上,由岳麓區推出的濱江中央商務區項目正式亮相,對外招商。在未來5年內,該區將著手打造規劃面積達15平方公里的濱江商務區。
新規劃的濱江中央商務區南起新民路,北至二環線,東臨湘江,西與銀杉路、溁銀路交界,面積為15平方公里。其中溁灣鎮地處岳麓區城區中心腹地,自古以來就是長沙河西的商業重鎮,也是目前長沙市規劃建設的商業次中心。它還是河西的交通樞紐,有20多趟公交車在此換乘,每天經過車輛在10萬輛以上,溁灣鎮作為河西的核心地位無法代替。
目前,該區域內以通程商業廣場為龍頭,輻射新外灘、麓山才苑等商區,河西商圈的“霸主地位”在此形成,為濱江中央商務區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皷|有五一廣場商圈,西有溁灣鎮商圈。大河西‘兩型’社會先導區建設的推進,尤其是濱江新城建設的大手筆,河西打造濱江中央商務航母已具備條件。”岳麓區副區長匡利娥表示。
經過前期規劃,濱江中央商務區浮出水面。該商務區將由現有的濱江新城、麓山國際商區和望月湖板塊組成,功能定位為商業商務、觀光休閑、金融證券、星級酒店、濱江地產等產業。
其中,濱江新城是長沙市建設“兩型”社會先導區核心區的起步工程和核心工程,是湘江生態經濟帶建設重要節點,是提升本市城市形象的核心工程,也是加快湘江西岸棚戶區改造、完善城市功能、推進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平臺。該項目規劃范圍南起瀟湘嘴,北至二環線,東臨湘江,西到銀杉路、溁銀路,規劃面積7.2平方公里。
濱江新城項目定位為集觀光休閑、商業貿易、商務樓宇、金融證券、酒店餐飲、高檔住宅等六項功能為一體。建成后的濱江新城將反映城市最時尚的休閑文化生活,營造最佳人居環境,最終打造成長沙的“浦東新區”,也是長沙的又一城市地標。
工業
岳麓科技產業園擴容
今年,岳麓區加速園區建設和發展,將岳麓科技產業園(原含浦科教產業園)由原規劃的21平方公里擴規至60平方公里,打造成高?蒲性核萍汲晒姆趸D化基地。
該園建于2003年,位于岳麓區南部,是大河西先導區的核心區,是連接長株潭城市群的橋頭堡,東接坪塘鎮,西至蓮花鎮和雷鋒鎮,北靠岳麓山大學城。2004年5月,岳麓科技產業園通過國家審核后,被納入我省明確保留的99個開發區之一,也是長沙市唯一納入發展規劃的教育科技產業基地。目前,園區已累計投資6億多元,基本完成了原規劃一期9.7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共引進47個項目,其中何繼善、劉業翔等6位院士帶項目、技術成果到園區投資興業,園區工業產值達17億元,利稅過億元。
去年5月,長沙市實施“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建設,原含浦科教產業園劃入岳麓區,并更名為岳麓科技產業園。岳麓區決定將該產業園打造成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新型工業化的產業園區和生態宜居的新城區,實現園區建設與城市建設交相輝映、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榮、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緊密結合的目標,并對園區進行擴規修編,將園區建設用地總規劃擴大至60平方公里。目前,擴規的概念性規劃已經市政府批準。
今年,岳麓區將全面完成岳麓科技產業園一期20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詳規,全面啟動學仕聯絡線、含浦大道、蓮坪大道等主干道路建設,全面拉開園區10平方公里以上道路框架建設,提升園區承載功能。
文化
錦繡瀟湘 文化創意園開園
經過前期建設和籌備,作為長沙市“兩幫兩促”100個重點項目之一,錦繡瀟湘文化創意產業園今年9月正式開園,該園不僅填補了大河西IT賣場的空白,也將對大河西先導區“兩型”社會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錦繡瀟湘 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位于岳麓山大學城核心地段,項目分兩期,其中第一期占地500畝、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項目由錦繡瀟湘文化創意中心、 文化藝術長廊、大學科技港、金蘋果天馬創意城、創意都樂街、后湖培訓城和天馬藝術村七大子項目組成;第二期為后湖文化城項目,主要打造出版物交易城、 文化體育超市等項目,計劃2011年前建成運營。
地處長沙大河西先導區核心位置、作為中部地區最負盛名的 文化大區和科教強區,岳麓區精心制訂“一區、兩帶、三園”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創新“區校合作”模式,打造 文化產業航母!耙粎^”即整治提升湖湘文化名山岳麓山和橘子洲人文生態名洲,形成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的人文生態 旅游片區;“兩帶”為濱江西岸 文化旅游產業帶和濱江西岸創意產業帶,依托岳麓書院、大學城、裕湘紗廠、長沙船廠遺址,發展一批創意產業和精品 文化 旅游景點,形成沿湘江西岸文化 旅游和創意產業兩條長廊;“三園”即岳麓 文化藝術產業園、蓮花“和” 文化園、西湖 文化園。
招商
15億元到54億元的跨越
2002年以來,岳麓區委、區政府將 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加快岳麓又好又快發展的第一要事。舊有的觀念得到根本轉變,全區實際招商引資總量連續數年在高基數的基礎上,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2002-2008年,全區實際到位內資總量實現了從15億元到54億元的飛速跨越,年均增長率為20.08%;到位外資從2002年的1435萬美元起步,以每年31.22%的速度穩步增長,于2008年達到9614萬美元。合同外資、三資企業銷售收入等各項指標在全省也處于領軍地位。先后引進了廣大環球家具超市、湘浙小商品批發市場、新一佳連鎖超市等品牌賣場,陽光100、卓越·蔚藍海岸、美林·銀谷、郡原廣場、格林星城、瑪依拉山莊等投資數億元的高品質樓盤相繼落戶,歸一建材、王碼地暖、江麓容大等一批高科技企業扎根我區,有效提升了岳麓區城區品位,優化了全區經濟結構。
教育
最大藝培地建管理中心
日前,長沙市岳麓區教育局在全國規模最大的藝術培訓集散地——岳麓藝術村成立管理中心。據悉,這是全國首個在藝術培訓集散地成立的管理部門。
岳麓藝術村是一個形象說法的自然村,不是行政村,地處湖南師大藝術學院附近天馬村、黃鶴村、岳麓漁場、麓山南路一帶,為我省藝術特長生考前培訓的主要聚集地。目前這個區域內共有畫室、音樂培訓中心、藝術培訓學校總計210多家,開設了藝術類高考全部的專業課程,從業老師達1000多人,年培訓學生已超過3萬人次,無論機構規模、從業人員數量還是輻射面等都已成為全國同類之最。
旅游
資源大區邁向資源強區
岳麓區 旅游資源豐富,區域內有岳麓山、岳麓書院、橘子洲、王陵公園等景點。不僅如此,區內新興旅游資源不斷開發,現有農家樂約50家。
未來幾年內,岳麓區 旅游工作將貫穿“大 旅游、大產業、大發展、大宣傳”的指導思想,用5-10年的努力,使該區從 旅游資源大區向旅游資源強區轉變,使 旅游產業成為拉動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麓山景區提質項目作為毛澤東成長之路產品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已列入全省重點旅游項目向國家 旅游總局推介,錦繡瀟湘 文化創意產業園、梅溪湖國際功能服務區、蓮花“和” 文化園、西湖 文化園、麓山南路文化產業街等項目列入長沙市重點旅游項目;蓮花、雨敞坪一帶因生態環境優美,森林植被未被污染,擬著手規劃打造蓮花——雨敞坪現代休閑農業走廊。
目前,《蓮花“和” 文化 旅游走廊概念性規劃》已通過評審,正在積極招商中。蓮花鎮作為全省城鄉統籌示范鎮,提出打造中國最美麗鄉鎮的目標要求,目前集鎮提質改造工程已進入尾聲,萬畝土地整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這兒將成為未來長沙市民休閑度假的最佳去處,也將成為長花灰韶經典紅色旅游線上一個嶄新的亮點。
維權
搭建法律服務平臺
岳麓區委統戰部積極發揮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積極搭建咨詢服務平臺以及融資、信息、法律等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工商企業維權服務中心的作用,扎實開展維權服務,支持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建立大學生創業基地,努力推進創業富民工作;組織民主黨派、工商聯積極開展調研活動,為區域經濟發展獻計獻策;深入開展“企聯百村,共建新農村”活動,鼓勵民營企業家踴躍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企業發展、農民增收。理順協調關系,助推和諧岳麓建設。妥善處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關系,構建和諧的階層關系;加強對外聯系,構建和諧的海內外同胞關系,率先建立區校統戰工作協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