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就是織里,織里就是童裝”。在全國三大童裝產業基地中,湖州織里鎮有別于廣東佛山、福建石獅,多年來立足內貿,如今其市場占有率已達到30%以上。但織里童裝也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專業人士認為,國外大品牌長期占據國內一線市場,加上眾多外貿童裝企業轉向內銷,競爭日益激烈。而織里8000多家企業大多停留在中低端層次上,急需向微笑曲線的兩端(設計和銷售)挺進。
投資熱潮再現
從吳興區政府獲悉,一座總投資25億元的“中國童裝城”近日在湖州織里鎮開工,總占地面積600畝,總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
該項目規劃興建童裝及面輔料研發、生產及配送中心,從而改變中小企業的生產和倉儲模式,規范全鎮童裝行業的生產與物流流程,并聯動該鎮其他支柱產業集群形成效應經濟體,
“我們也決定追加10%-15%的資金,擴容銷售點和新產品研發。”主打“親子童裝”概念的T100品牌創始人董文梅表示,該品牌在文二西路嘉綠苑社區的形象旗艦店最近開業,營業面積達130平方米,預計到今年底,T100在全國的門店將從原來的380家增至420家,覆蓋國內大中城市的高端商務區。
織里鎮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王道文就此表示,目前民企投資信心明顯回升,“幾千萬的項目,兩三家企業一湊就沒問題,大家明顯感覺到,有的民營企業已經告別持幣觀望的狀態”。
截至7月底,織里鎮工業經濟逆勢突圍平穩運行,多項指標列居湖州市前茅。其中,合同外資5626萬美元,實到外資2663.8萬美元,開工率達82.8%。從該鎮二季度投資項目清單上可以看到,41個投資項目90%以上是民企投資。
2009年2月,中國服裝協會產業集群調研組在浙江湖州織里鎮調查發現:去年以來,織里鎮新增童裝生產企業800余家,絕大部分是從廣東省轉移而來。這份報告分析指出,在中西部地區的產業基礎、商貿氛圍、配套措施不能達到服裝行業需求之時,產業資源將率先向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政策環境優良、商貿渠道順暢、物流交通發達的長三角地區流動。
轉型升級計劃
織里童裝業不降反升,抓內銷市場是重要一招。
吳興區織里童裝商會會長張連中介紹,由于國家采取“西部大開發”等戰略,中西部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這個巨大的增量市場被織里眾多企業看好。目前,織里童裝覆蓋了國內80%以上的二級批發市場,年銷售超100億元,市場占有率30%以上。
如今,織里鎮已經形成了從面輔材料設計、印花、繡花、紐扣到成衣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在100米半徑內就能完成配套。織里鎮童裝辦主任吳榮江說,客戶如果看中一個新款,從打樣到批量生產只要2-3天時間。
不過,紡里童裝也存在轉型升級的壓力。吳榮江指出,織里絕大部分是中小童裝企業,制造環節利潤只有15%左右,80%以上的利潤在前端的研發和后端的營銷環節,但當地企業只有生產優勢,沒有品牌附加值,面臨著銷售渠道和品牌的瓶頸,“該是打破瓶頸的時候了”。
織里鎮黨委書記陳鑫堂畫了一個扁扁的三角形:一萬家織里童裝類企業大部分是小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3000萬元的只有100多家,注冊商標414個,而處于尖頂部分的企業更是鳳毛麟角。
為此,湖州市、吳興區近年來先后出臺政策,鼓勵扶持織里10多家企業品牌運作。該鎮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做大做強做優產業扶持基金,希望當地企業提升品牌,同時也引進好品牌。
陳鑫堂希望通過5年甚至10年的努力,織里童裝品牌能形成低檔、中檔、高檔品牌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織里也在積極營造良好居住環境,吸引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