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后的‘寶龍地產商學院’將致力于集團商業地產人才的培養,以企業戰略和人才開發為核心,以構筑企業全員培訓體系為基礎,通過企業文化的導入和企業學習習慣的培育,形成企業知識管理、人才培養、市場競爭的智力平臺,最終成為實現企業戰略規劃的有力武器。”日前,寶龍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許健康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開辦“寶龍地產商學院”躊躇滿志。
打造商業地產“黃埔軍校”
通過商業地產的帶動,推動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許健康最大的心愿。
2003年以來,寶龍先后在5個省14個城市投巨資建設了17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寶龍城市廣場”,今年,還將有4個項目開業。商業地產的快速發展讓許健康越來越感到“人馬不足”。
“寶龍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今年將要開業的4個項目,都是幾十萬平方米,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士。”許健康感慨地說,商業地產在中國地產界是一個新興的領域( 查看地圖),發展太短暫,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和經驗豐富的運營人才,懂的人很少。它與一般住宅地產不同,就像下象棋,走兩三步大家都想得很好,都很容易,到第四、第五步可能就亂了,想不下去了,可以說,商業地產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發展商業地產,首要就是培養專業人才。”經過多方籌劃,許健康決定,與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中心合作共建“寶龍地產商學院”,以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我們希望培養一大批25歲-40歲的年輕人,通過集訓,讓其成為商業地產的精英,我們總結了很多經驗,很多流程都已經標準化,他們把經驗學透了,然后再分派到全國各地去。這個行業做起來很有成就感,你能營造一個環境,讓老百姓購物、休閑、享受商業的價值,我特別希望有志之士到寶龍來,加入寶龍的團隊,一同參與推動城市化進程,為中國商業地產作出貢獻。”
顛覆地產傳統商業模式
1990年,許健康踏進了發展如日中天的地產領域。從那天起,他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地產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一個商人掙錢固然重要,但如果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不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不能夠反映這個時代的需要,那么,他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商人。
2002年,在地產行業摸爬滾打10多年的許健康,迎來了地產事業發展的“春天”。這一年,他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了全國兩會。會上,他了解到中國要在2020年基本實現小康社會,加快推動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及經濟快速發展,為商業地產的開發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看到了這個商機,回來以后把所有的事情都放開,全力以赴做商業地產。”許健康向記者介紹說,與一般商業地產建完就賣、賣完就不管的風格不同,寶龍商業地產具有四大特點:它以獨特的建筑藝術并結合生態、環保和智能化手段為城市建設打造新亮點;它以多業態的互動經營為大小商家營造更廣闊的發展商機;它以全功能的服務為市民構筑豐富多彩的都市生活新形態;它以規模經營效應,為城市聚集巨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政府經營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致力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
從少年郎中到商業地產領袖,從僅有10元的窮者到身家過億的富翁,不論身份、財富怎樣變化,許健康總認為,寶龍集團能夠迅速發展,得益于國家的開放以及整個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因此,他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回報國家”。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中國經濟發生很大的變化,經濟好了,大家追求多了,要求高了,過去的商業業態處于一種過分集中、規模配套不齊全、交通擁塞的現象,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我們這種綜合性、規模大、配套齊全的商業地產模式一推出,便得到政府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這讓我們感到欣慰,我們沒有理由不在城市化進程的道路上做更多的努力。”“飲水思源”,許健康的努力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認可,他所領導的寶龍集團,短短幾年已迅速發展成國內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許健康也先后獲得了“中國房地產品牌貢獻人物”、“中國改革開放30年感動中國經濟30人”、“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家”、“中國公益事業特別貢獻獎”等多項殊榮。
我們深信,在不久的將來,他所打造的商業地產“黃埔軍校”,將在發展商業地產、推動中國城市化進程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5世邦魏理仕 全球商業地產09中期趨穩并復蘇
搜狐焦點網成都站 cd.focus.cn 2009年09月07日09:26
商業地產服務公司世邦魏理仕近日發布《全球市場觀察》,對全球經濟與商業地產的最新發展趨勢作出解析,指出商業地產市場在2009年中期趨于穩定,并開始復蘇。
該觀察報告顯示,亞洲的物業投資銷售量出現遞增性的小幅上升,該地區的市場調整迅速,在第二季度一些城市的物業價格可能已經觸底。在中國大陸和香港,住宅銷售交易量持續強勁反彈;而在日本、韓國、印度和新加坡,整體市場氛圍和投資交易活動則略有改善。但是,亞洲優質辦公樓的租金整體下滑,并且多個辦公樓市場持續呈現負凈吸納及入駐率的下降。
有跡象表明,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太平洋地區在經歷了長達18個月的動蕩之后,房地產市場正在趨于穩定。一些大宗投資交易最終成交,進入市場的轉租辦公樓數量正在減少。此外,消費者和商家的市場信心在達到近20年的低谷后,目前正在回升。
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物業投資市場的交易額從2009年第一季度的116億歐元緩慢升至130億歐元。
然而,世邦魏理仕認為,現在就預測這種好轉勢頭會一直持續下去還言之過早,并預計,第四季度交易量會獲得進一步小幅平穩上升。
在倫敦,物業投資市場中的活動頻頻加快。但是,在歐洲其它主要市場上,辦公樓租賃業務仍然十分蕭條。
根據世邦魏理仕指數報告,優質辦公樓租金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9%,年度同比下降率達8.6%,相對于2008年,其年度同比收縮十分顯著。
與此同時熏美國市場沒有復蘇跡象。
2009年第二季度,辦公樓、工業和商業地產市場的空置率繼續上升。美國的辦公樓空置率以80個基點的速度上升,達到15.5%,而同期全國工業地產的可用率以80個基點的速度上升,達到13.0%。而在加拿大,辦公樓空置率的上升幅度低于美國。其辦公樓空置率從第一季度的7.5%上升到第二季度的8.3%。
世邦魏理仕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雷蒙德托特博士表示,“與成熟經濟環境中的投資者情緒相比,亞洲的投資者要樂觀許多,很明顯,那些信用體制最為脆弱的國家與其它國家相比需要更長的復蘇期。去年發生的嚴重的經濟衰退波及全球,但各國的復蘇步伐將會出現很大的差異,這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銀行體系的實力。”觀察報告認為,年內商業地產的前景仍不明朗。最終,房地產的需求將完全取決于經濟活動。由于房地產交易融資困難、加之風險溢價上升以及變得薄弱的房地產基本面,到目前為止,房地產的資產價格已較2007至2008年度的峰值水平下降了35%到50%,不同市場中不同物業類型、資產質量和地段的物業,其下降幅度和速度也各不相同。在許多市場中,這一價值調整的過程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