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智能化進入理性成長期
地產寒冬依然持續,地產界低迷及次貸危機的教訓正在促使商業地產回歸理性。在地產租售市場需求受到抑制甚至疲軟的情況下,開發商更多的開始重視給客戶提供一個良好的綜合壞境。樓宇安防系統及整個智能化系統需求是否也在發生著變化?對于地產開發商而言,是否有必要換個角度去認識樓宇智能化系統的功用?
眾多的地產調查機構和地產公司統計和分析表明(包括中原地產、海星地產以及戴德梁行地產顧問):地產行業租售市場的供需矛盾在短期內將仍然存在。由于價格下降未見底,2009年樓市租售可能保持景氣下行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智能樓宇必要配套設施的智能化系統及安防子系統的市場是否也將出現波動?開發商如何通過合理選型利用該系統的運用保持客戶滿意度,提升樓盤的服務和品質?
樓宇智能化需求看漲
據了解,一般智能化系統的投資占項目投資總造價的7-8%,安防系統平均約占智能化總投資的22%。作為智能化子系統的安防,其投資因近期經濟會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但平均而言也占智能化系統的22%。西安輝煌軟件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項目部王琦表示:即便樓宇租售不景氣的情況下,智能化系統及安防子系統的投入也不會出現大幅的下跌,因為它已經成為剛性需求,必須符合行業及國家標準和規范。根據最新的規范《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入侵報警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更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不論是商務辦公樓還是行政辦公樓、金融辦公樓等這幾個系統是必備的。再說,對于開發商來說,這些系統的比重在項目總造價中是微乎其微的,就沒有節省的必須要性。陜西中邦智能科技公司的田總分析:對于智能化系統及安防子系統的投資,一部分開發商按相關規定關注最基本的需求;認知程度更高一些的開發商則會關注能夠提升樓盤價值的智能化系統;認知程度更高的開發商希望每個項目能做成“標桿”,所以會加大對智能化整個系統的投入,通過該系統形成樓盤獨特的價值。陜西老三屆企業集團,是在西安最早投入開發“5A”級商務辦公樓的開發商之一,其開發的5A智能寫字樓——老三屆世紀星大廈,以先進的設計理念及高品質的智能化系統、物業管理及高規格的硬件設施、配套服務,不但引起了許多西安市知名企業的矚目,而且引起了國內外其它城市及投資西部公司的關注,使之更成為西安市頂級智能寫字樓的代表。而作為該項目弱電和智能化系統中配套使用的 “三星電子”、“天誠線纜”、“海康”、“霍尼韋爾” 等產品,隨著該項目熱銷和備受關注,在西安當地的知名度迅速得到提升。
理性認識:跳脫安防只是防范的固定思維
筆者的一個朋友,“海康”西安公司陳博經理表示:“隨著商務辦公樓宇功能模塊化的趨勢,好多開發商或者物業公司,主動向我們提出需要滿足差異化的應用方案,他們更希望整個智能化系統可以覆蓋到商場、酒店和會議中心的安防和通訊設備應用。”
因此,安防和辦公樓宇網絡布線作為智能化系統的子系統,亦有作為樓盤差異化競爭手段的可能。筆者認為:開發商需要跳脫以往安防系統、網絡布線系統只是防范的固定思維,應更多的從智能化系統整合的角度來看待安防系統網絡布線所發揮的作用,應把它作為“亮點”來推廣。
合理選型,約定品牌
作為開發商,除了關注整個智能化系統的優秀設計方案和安防產品的基本功能外,更多的會考察備選型產品的質量等綜合性因素。規模大一點的開發商一般都有一份設備供應商清單,需要時會主動約定品牌。
由于各品牌的差異性比較大,開發商更希望進行品牌約定。而關于品牌選型,開發商的選擇是還是有傾向性的。如監控設備中的攝像機等大多選擇合資品牌或在國內生產的國外品牌,如“三星”、“松下”、“博世”等。門禁系統產品由于使用率高,容易損壞,較傾向于國外品牌。考慮到系統集成,由于國外產品不開放,軟件修改比較麻煩,開發商一般傾向于選擇國內品牌。對于智能化系統及其所有的子系統不可缺少的線纜部分則亦有明顯傾向:安防線纜類則幾乎全部選型國內品牌,如定為高檔的“天誠”線纜。該品牌線纜在全國已經取得上萬個標志性樣板工程,占據了高檔工程項目較高的份額,其中有北京 2008 年奧運會主會場國家體育館(鳥巢)、奧運村、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上海世博村、88 層金茂大廈、東方明珠、APEC 會議中心、世界第一高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南京綠地廣場(南京第一高)、廣州中信大廈、海南博鰲論壇等。國內品牌的綜合布線產品已經發展的和成熟了,再說幾乎所有的國外品牌都是在中國生產,國內產品和國外產品在技術、質量等方面已經不存在差異,所以開發商從綜合性價比考慮則更愿意選型使用國產品牌,如“天誠”、“TCL”、“普天”等。陜西龍泉實業有限公司的楊總就說:既然國內的安防線纜質量這么好,國內的綜合布線產品在技術和質量方面又和國外沒什么差異,沒有理由再選型國外品牌的道理。再說,選型國內品牌一方面降低造價成本,另一方面也算是支持了名族品牌,算響應了天誠企業“天誠布線,強我中華”的口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