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事情讓我損失了400多萬元。”7月20日,溫州商人夏國賢在電子郵件中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他在俄羅斯經商多年,但沒想到,莫斯科時間7月1日早上6點,俄方下令不讓商戶進入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之前,我們并不知道要關閉市場,當時只說檢查衛生,需關閉15天,一直有警方看守著。”
6月18日,俄羅斯政府宣布將集中銷毀價值高達20億美元的中國“走私”商品,并要求莫斯科市盡快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給在該市場經營多年的數萬名華商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夏國賢告訴本報記者,從7月8日開始,市場允許以每箱一百多盧布的價格拉取貨物,每日限20車,關系好一點的可先拉。“至今我從市場里拉出了一萬箱,但仍有一萬多箱被扣在里面,一箱價值400多元,一共損失400多萬元。但是去年被扣的6萬多雙鞋拉不出來了。這些都是我們的血汗錢啊。按理說關閉市場,要給我們商戶賠錢,我6月份就交了箱費與庫房費,但現在反過來,讓我們交錢才能拉自己的貨。”
現在,夏國賢只能一邊在葉卡的另一市場賣鞋,一邊繼續努力拉出被扣貨物。“我和身邊的同鄉們都不敢去討說法,也不知道哪兒有講理的地方。”夏國賢的背后,是數萬名一夜間傾家蕩產的華商,這次華商的損失是空前的。
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凌激20日就此表示,商務部目前正在與俄羅斯駐華使館有關人員進行積極磋商,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本周內還將率領由商務、外交、海關以及浙江、福建等省商務主管部門組成的代表團,赴莫斯科就相關事宜進行進一步交涉。
華商預計損失20億美元
7月20日,商務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俄此舉除了灰色清關的問題,原因很多。”
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有20多年的歷史,由俄羅斯寡頭伊斯梅洛夫創辦,目前已發展為歐洲最大的零售批發市場。伊斯梅洛夫通過“灰色清關”的方式,吸引了大量中國商品進入俄羅斯。
所謂“灰色清關”并非走私方式。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國內經濟蕭條,而中國輕工業產品正好能滿足俄羅斯普通老百姓對中低檔商品的需求。于是,俄羅斯一些公司專門做起了“包機包稅”、“包車包稅”的生意,也就是說,發貨人在我國發貨、交錢,收貨人在俄收貨,其余中間環節,包括運輸、通關、商檢等統統由俄羅斯公司解決。俄海關委員會也批準一些“清關公司”專為這種貿易履行通關手續,收取稅款。
但從去年開始,伊斯梅洛夫被列為俄羅斯政府打擊對象,俄檢察部門指控其組織銷售中國走私商品,并扣留了一些華商的集裝箱。在俄政府重拳下,伊斯梅洛夫逃之夭夭,而華商則成了替罪羊。據估計,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有7萬至8萬名華商,而這次遭波及的華商在3萬名左右。
“這件事情有俄羅斯政府本身的責任,華商成了犧牲品。”商務部研究院歐洲部研究員劉華芹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伊斯梅洛夫屬于莫斯科市長的利益集團內,他們通過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偷稅漏稅累積財富,普京與他們存在長期利益沖突,一直想尋求機會進行整治。伊斯梅洛夫前段時間在土耳其新開一家五星級酒店,在開幕儀式上灑錢6000多萬美元,這使得普京非常惱火。所以,這次關閉市場一事只是導火索,而華商卻成了最大犧牲品。
另外,有些“清關公司”為了偷稅漏稅,在貨物通關后不給貨主出具正式的海關報關單和稅單,再加上俄羅斯政出多門、腐敗現象叢生,這為俄警方隨意查扣華商貨物制造了借口。同時,在金融危機下,俄羅斯政府需要整頓市場經濟秩序。不僅不允許本國偷稅漏稅,對外國商戶當然更不允許。
“大約估算,華商至少損失20億美元。但是6000個集裝箱中貨物品質不一,無法進行合理估價。”劉華芹說。
俄關閉市場方式并不可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日前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中方對此高度重視,同時由俄羅斯中國總商會牽頭成立“華商華人大市場問題臨時協調小組”,多次交涉商討提取貨物及開展合法經營的方法,盡量挽回華商損失。
姚堅指出,中方支持俄方打擊走私犯罪活動,也將全力引導企業和商人遵守俄法律法規,守法經營。但“灰色清關”這種非規范化貿易形式的產生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長期以來,華商在俄開展經營活動客觀上面臨著通關不便等障礙,經營活動轉型也需要一定過渡時間。希望俄方有關部門和莫斯科市政府方面充分考慮歷史因素,依法保護中國商人和企業的正當權益,避免采取過激行動,而應通過友好協商和循序漸進的方式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中方將繼續密切關注此事的進展。
“當然,中方在交涉過程中不應采取過激方式。這只是暫時之計,從長遠看,還是應該盡力使兩國貿易秩序規范化。”劉華芹說。
“推動俄羅斯早日加入WTO很有必要。”上述那位商務部官員這樣認為。
劉華芹對此認為,入世必須做到貿易規范化,因此俄方也在努力按照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行事。這次的行動并不是針對中方,此前俄羅斯對其他國家,如土耳其、意大利、越南等國也采取過類似行動。因此制定通行的規則進行管理尤為重要。
同時,他們也需要借此整頓本國的經濟秩序。尤其是在金融危機發生后,俄國的灰色進口量上升很多,海關關稅因此減少很多,從而嚴重影響了俄國稅收。
但是,俄方關閉市場的途徑并不可取,這些物美價廉的商品在俄國還是很需要的。對其進行打擊,可能會引起物價上漲,從而也會影響俄國經濟。
劉華芹說:“實際上,這是個長期的歷史遺留問題,自蘇聯解體后一直存在,不可能一下便通過關閉市場的方式將它解決,它需要較長的過渡時期。這次的事件我們只能盡力協調,減少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