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上市后,五六月份應該是茶葉市場最紅火的時候。近日,記者走訪九江城區的茶葉市場,既沒有看到專業批發市場,也沒有看到茶葉一條街之類抱團發展的商鋪,只零星看到一些銷售茶葉的店面,昔日九江茶市的輝煌已漸行漸遠。
有茶葉,無市場;有名茶,無品牌
九江在明清時期與福州、漢口并稱中國的“三大茶市”。當時由于鐵路、公路不發達,基本上是靠水路運輸。九江處于長江中下游腹地,靠江臨湖,水運十分便捷,大進大出、大吞吐量的水運優勢正好切合了茶葉的流通。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葉,基本上是通過九江中轉銷到南京、上海乃至國外,從而形成了茶市。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長江沿線鐵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人們不再選擇水路運輸茶葉。九江茶市輻射能力逐漸減弱,直到今天沒有一家茶葉專業批發市場。同時,九江的茶葉在外省影響力也越來越小。
從本地產品上來看,九江廬山云霧茶曾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六,享譽海內外市場。但由于近年來我國一些新茶品牌異軍突起,不少新茶抱團闖市場,廬山云霧茶市場影響力越來越小。在2007年農業部、中國茶科所和CCTV聯合舉辦的名茶評比中,廬山云霧茶落選中國“十大名茶”,位列第14。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紅極一時的修水寧紅茶,后來由于企業改制等原因,銷路不暢,知名度下降,一蹶不振。
近年來,九江市茶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也有所提高。目前,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10.5萬畝,占全省茶葉種植面積的14.5%;去年茶葉產量為300萬公斤。九江市農業局經作站站長張玲芳告訴記者:“九江市有茶葉,但是沒有一家大的企業來支撐九江市的茶葉市場。廬山云霧茶是中國名茶,但在省外知名度不高。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很難喝到廬山云霧茶,沒有形成品牌,與外省的名茶相比相差甚遠。
建茶市有條件,關鍵在培育
九江市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非常適合茶葉的種植。修水、武寧、廬山、星子等地,農民種植茶葉歷史悠久;種植的茶葉產量高、質量優,已有4家企業有茶葉自營進出口權,發展茶葉產業潛力巨大。
目前,廬山云霧茶不少是當作禮品贈送,市場占有率不高,加上大量假冒產品充斥市場,嚴重損害了廬山云霧茶的聲譽。同時,生產廬山云霧茶的企業,各注冊各的商標,沒有形成統一的品牌;與浙江、福建、安徽、云南等省的名茶相比,存在著經濟效益不高、經營粗放、市場占有率低、應對市場風險和開拓市場能力較弱等問題。因此,九江市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有名茶無名牌,有貢品無商品”的問題,要在做大做優做強茶葉產業上狠下工夫,提升茶葉品牌效益,形成茶葉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茶葉產業的快速發展。
廬山云霧茶行業協會會長、廬山茶葉科學研究所所長孔令清告訴記者,我國茶葉產區主要在南方,而九江市與我國茶葉主要產區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等省距離不遠,完全具備建茶市的區位條件,關鍵是要大力培育市場。要解放思想、眼光向外,像浙江義烏,既沒有商品,也沒有區位條件,如今建成了聞名中外的小商品市場。九江市作為我省茶葉主產區,既有名茶,又有區位優勢,只要精心培育,完全可以成為南方茶葉的集散地.何深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