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廣州城,連個食街都沒有,好講笑……搞個國際商貿城,為什么要到番禺化龍那么遠?中心城區就沒有地方了嗎?”昨天,省人大代表、廣州海印集團總裁邵建明當著廣州市經貿委領導的面“挑刺”,廣州商貿規劃還不跟上去,再過十年,廣州難跟“千年商都”這樣的稱號匹配。
“商貿發展,沒有規劃,沒有整合不行。如果沒有集圈效應,永遠都是星星多、月亮少。”邵建明說,“希望市經貿委除了動口以外,還可以動動手,不要每次開完會之后聽了很感動,回去后卻很難動。”
“一個商圈,除了建筑布局、規模需要規劃,商業模式、商業定位也應該請專家論證,統籌布局。”廣州百貨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荀振英也表示,一個商圈的定位確定的不好,也是在浪費資源,“像光明廣場、名盛廣場,在北京路商圈里的地理位置都相當理想。可兩個商場都沒有把握好自身定位,把自己最好位置的商鋪賣給散戶,結果又賣不完,造成商場沒法打造統一形象,極為影響商場甚至商圈的發展。”
市經貿委有關領導回應說,廣州在商業網點規劃方面還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但因為形勢發展變化很快,有些宏觀規劃還需要不斷地調整。而在商業網點微觀規劃方面,市經貿委也很難出上力,比如說哪里建商場、停車場、道路怎么修,這些還需要規劃局來制定。規劃之后的執行也是難題。新快報訊(記者 尹來通訊員穗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