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渝中區,市民觀看新重慶國際小商品批發中心的模型
朝天門市場改造啟動第31個交易區10月開業
朝天門市場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擴容,拉開了序幕。昨日,渝中區政府下發通知,將位于小什字的“新重慶小商品批發市場”確立為朝天門市場第31交易區,新增批發交易面積8.5萬平方米。這標志著,朝天門市場醞釀已久的升級變臉,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萬鞋服”舊址變臉升級
渝中區副區長鄧開偉表示,建設第31區,是朝天門市場整體換檔升級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總體思路,今年起,渝中區將通過拆遷改造、同步引導開發新市場的方式,將原先的朝天門市場逐步過渡為環境舒適的購物批發中心,逐步將低檔次商品淘汰出局、實現換檔升級。
據介紹,朝天門市場新設立的第31區,位于渝中區小什字的新重慶廣場,曾是“萬鞋服”、國美電器舊址。盡管坐擁黃金口岸,但因自身經營不善,“萬鞋服”苦撐多年后最終退出經營。為推動朝天門市場建設,渝中區引進了香港德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重慶新大陸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斥資6000萬元對新重慶廣場進行改造,目前,項目的前期裝修已經完成。
“預計今年10月,第31區就可開業。”朝天門市場管理處官員稱,該區以小商品批發為主,共分為8層,經營總面積為8.5萬平方米,比朝天門金海洋小商品批發中心大三倍左右,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啟動節約街等地改造
目前,朝天門市場總交易面積為50萬平方米。“不過,因為商戶多、地盤有限等客觀原因,市場急需改造升級。”重慶私個協朝天門市場小商品分會張世雄表示,原有朝天門的部分商場,由舊倉庫等改建而成,硬件設施較為落后、攤位擁擠,且沒有電子商務和物流等配套體系的支持。與有全球小商品之都稱號的義烏相比,朝天門市場的硬、軟件設施都存在較大差距。
“我們從去年就開始思考,如何推動朝天門改造。”鄧開偉表示,渝中區日前已啟動了對朝天門市場第4交易區和節約街等地的拆遷。在新增第31交易區的同時,還將引入百億元資金改造朝天門市場。朝天門市場的改造計劃完成后,盤踞在節約街多年的小商品經營戶,將搬遷至新建或改造后的市場內繼續經營。“3~5年內,朝天門市場的競爭力將大大增強。”業內人士表示,以車輛停放問題為例,目前朝天門市場的正式停車位不到100個,很多車輛只能在路邊停放,很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改造后,配套條件將大大提升,新增的第31交易區,就可新增600個車位和4萬平方米物流倉儲面積。
方便購物改善周邊交通
據悉,為了方便朝天門周邊車輛進出。今年內,我市將啟動對棉花街的道路改造,將道路拓寬為雙車道。此外,年內,東水門大橋、千廝門大橋將開建,投入使用后,從南坪、江北出發到朝天門購物,時間將比現在大大縮短。來自市開投集團的消息稱,目前正在建設的輕軌一號線,將在今年內貫通,屆時,進出朝天門的客流可通過羅漢寺車站分流。
“今后,小什字將成為連接三岸兩江最直接的交通樞紐,進出朝天門的客流有望大幅增加。”渝中區政府官員表示,新建第31交易區,不僅可引進新的品牌商進駐、加速小商品行業洗牌,還為朝天門市場“脫胎換骨”打下了基礎。(孫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