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陸家嘴(600663)發布公告稱,公司聯合子公司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陸家嘴聯合”),以17.6億元(約2.5億美元)收購浦項大廈全部股權,該價格比最初市場報價下降了約40%。該項收購是今年以來上海房地產投資市場首項大宗交易,也打破了去年9月份以來上海房地產投資市場的沉寂。
增加租賃業務收入
公告顯示:近日陸家嘴、陸家嘴聯合與株式會社POSCO建設簽署協議,約定由陸家嘴和陸家嘴聯合共同出資,以收購項目公司上海浦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的方式,收購上海浦項商務廣場大廈的全部資產。包括項目開發貸款在內,本次交易的股權(資產)總價值不超過人民幣17.6億元(包括項目公司負債和其他或有負債)。
公告還指出,本次收購將有利于公司的主營業務轉型,進一步加大對商業地產的投資,進一步提高公司資金的使用效率。據陸家嘴2008年年報披露,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已擁有各類竣工及在建的商業地產面積約68.1萬平方米;2008年全年,公司實現房產租賃收入2.6億元,租賃業務的利潤貢獻率為10.4%。
據了解,上海浦項商務廣場由美國著名建筑師貝聿銘設計,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大樓為高品質甲A寫字樓,總建筑面積9853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68221平方米),建筑用途為辦公、商業。目前該大樓出租率不低于85%,租戶多為外資銀行和跨國公司總部。按照目前該項目日租金平均約7元/平方米測算,項目收購后每年的租金收益約為1.5億元。
中資機構等待“抄底”
從去年9月份至浦項大廈股權轉讓之前,上海房地產投資市場還沒有出現過整棟的收購交易。DTZ戴德梁行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上海房地產投資市場的成交量為150億元,今年預計只有50億元的成交。DTZ戴德梁行投資部董事葉建成表示,今年一季度投資者比去年年末有所活躍,但目前買家收購行為變得謹慎,傾向于在國內重點商業城市進行收購,并且傾向購買已建成的有租賃有現金流的物業。
據了解,此前浦項大廈股權由韓方持有,建于1999年,當初的投資額約1.5億美元。全球金融危機后,包括該項目在內的滬上多個外資擁有的房地產物業處于拋售狀態。據了解,該大廈最初報價4億美元,而目前約2.5億美元的成交價比最初價格縮水了將近40%。葉建成認為,今后更多的中資機構將成為房地產大宗交易的買家。(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