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經營戶李老板(應當事人要求系化名)跟著市場搬遷的腳步,去年年底把攤拉移至新農都,這大半年下來他過得很郁悶。
“畢竟是新市場,人氣差。”最讓李老板難受的是,一些老客戶嫌新地方遠,都不肯來了,他年后經常會遇到守了一天也沒見一位客戶的情況。市場管理方的說法是,新搬遷的市場總有一個培育期,目前商戶經營正漸漸步入正軌。
同樣經歷了整體搬遷的華貿鞋城,則選擇了積極應對“過渡期”。該市場企劃部副經理陳明珠認為,一次搬遷就是一次升級改造的過程,市場要陪著商戶一起度過培育期。“過渡期間,我們只有精心培育市場,我相信市場是養出來的。”陳明珠認為,在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間,他們選擇了后者。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徐鋒一直從事新老市場的關系調研。他認為,這些年來市場整體搬遷較多,新市場集群也在不斷崛起,但搬市場不是簡單的轉移,要把內在的東西處理好,尤其是客戶關系也要同步轉移。徐鋒以四季青為例作了說明,他說他有一種預感,四季青的搬遷也許有一個低谷,低谷到底有多久,關鍵在于“軟件”的管理工作(招商、管理、激勵機制等),把這些事做好了,人氣就能直接聚集。特別要提醒的是,招商完畢、商戶進來后,管理方要對產品宣傳、市場營銷、對外宣傳、為商戶服務(如停車場、治安安全等)等方面下力氣,而在咨詢服務、服裝開發的產業鏈前端后續等領域,也要考慮得更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