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溫州,向當地人打聽哪里方便買家電、鞋料,或是各式各樣的生活用品。他們會告訴你去“黃龍”,因為那邊有一個很大的商貿城。
自1993年開業以來,溫州商貿城已經在市民的記憶中綿延了20年。
雖然名聲很大,但是溫州商貿城在硬件設施等方面,實在是有點寒磣了。這是《市場導報》記者日前來到現場,對于這個龐大市場的第一印象。
當天的氣溫高達30多度,行走于這個“大棚式”的市場之間,總有一種溫室內的悶氣的感覺。匆匆而過的顧客、來來往往的車輛,讓本就非常密集的空間,顯得更為局促。因為沒有足夠的配套設施,經營戶們只能依靠電扇吹點涼風,吃冷飲消暑。
這里的消防隱患也令人擔憂、又缺少通訊餐飲的配套措施、很多小商品不上檔次……
在一番穿梭行走之后,導報記者更為深刻地感受到了市場“落伍”的一面。
正如現代集團(市場主辦方)副總經理盧智旭所說:“溫州商貿城已經像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老態龍鐘,步履蹣跚。稍有不慎就是滅頂之災。改造提升是必然之路。”
溫州商貿城占地面積很大,改造提升必然面臨種種困難。
“要拆建這塊土地,涉及到的企業改制、農村土地、部隊土地及各種各樣的成分區,我們都要逐個解決。還有全市的市場都面臨的周轉問題,這些都是艱難的工作。”盧智旭說,“單純建造一幢大樓,速度可以很快,但要解決其中每個部分的復雜情況,還需要耐著性子慢慢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這個項目,市委與區委的主要領導專門為這個市場重建開了很多協調會,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破舊為的是立新。
新一代的溫州商貿城,其規劃建設理念從一開始就是高起點的。
項目總占地1105畝,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總投資額近50億元,預計至2015年市場年交易額達400億元。其中囊括了綜合商品市場、辦公樓、五星級酒店、輕工商品展示區和交易區,創業產業園和產品研發中心電子商務總部、內外貿交易中心、現代商貿中心、倉儲運輸服務設施等等。
目前已動工的一期工程,主要用于現有市場經營戶的安置,以及周邊優秀專業市場的整合工作。“要引進一批與溫州產業緊密相關的行業,引進與溫州人消費習慣緊密相連的行業。”盧智旭表示,新建市場定位于國際,產品選擇上也一定要面向全球。
“經過對溫州現有產業的具體分析,市場計劃直接引進一個韓國城,現在正與韓商代表洽談。同時,溫州的童鞋批發在國際上很有話語權,輻射東南亞、阿拉伯等地區,因此市場第二部分準備開設童鞋批發專區。至于服裝、小商品行業,市場方面還需重新考量,低檔產品要進行有效轉移。”
“除了硬件改造,市場的軟環境也有很多創新性改善。”市場的發展走向,盧智旭了然于胸、信心滿滿:“我們將建造電子交易大廳,我們將把經營戶所有的主打產品放入溫州商貿城自己設立的電子數據庫,實現現場展示與網絡并行的模式。相關的方案已在設計之中,具體操作將在后期由專業電子商務團隊進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