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商業地產的發展更是如此。就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從314總體部署提出西部增長極到謀劃西三角經濟圈,重慶代表團和決策層站在全球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大趨勢下,為重慶和國家的發展勾勒出一個清晰的發展路徑。而不久前,《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若干意見》更是明確指出,要把重慶的發展問題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問題。
政策上的利好為重慶城市戰略發展帶來巨大機遇,也迅速刺激著地產商和投資者敏感的商業神經。“與去年狂掃重慶住宅市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開始,來自本地和外地的投資機構和個人開始重點關注重慶商業地產市場。”重慶邁德城市研究機構趙宜勝(趙宜勝博客,趙宜勝新聞,趙宜勝說吧)認為,而來自官方統計的數據資料顯示,重慶今年商業地產總量將有望超過600萬平方米,只租不售的就達到40%,其中高檔購物中心或城市綜合體更是占了半壁江山。
商業地產或爆發“集群效應”
“從全國到重慶,商業地產都顯示了非常強的抗調控性。其價格的走勢不像住宅走低那么明顯,再加上商業地產總量的積聚,今年無論因正常推向市場,還是因資金回籠的需要推向市場,都會因群體效應形成市場的一個熱點。”邁德城市研究機構趙宜勝認為。
事實上,商業地產早在去年底就已如浴春風。卓越地產的美麗熙街,一期4.5萬平方米,加上2期9萬平方米,招商已經全部完成。更讓市場興奮的是,經營十分火爆,很多商家的營業額甚至遠遠超過其在解放碑的店面,很多商家甚至將其進軍大學城的時間表提前了兩到三年,規模也大大超過計劃;萬達更是繼去年8月萬達廣場成銷售“雙料”冠軍后,10月下旬,1街區的98個商鋪在短短3個多小時內,被蜂擁而來的各路買家搶走70多個商鋪,攬金1億元;北城中央商業街開盤,200余商鋪當天就宣告售罄。“在種種利好的刺激下,商業地產完全有理由成為開發商樓市突圍的利器。”
格局和檔次將跨上新臺階
“商業地產本來就是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項目,它肯定是隨著城市綜合經濟、地位的發展而發展的。”談到近期有所“抬頭”的重慶商業地產,市商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事實上,從確立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和“兩江新區”,批準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到重慶“會展之都”、“購物之都”、“ 美食之都”的特色定位,重慶正面臨新一輪經濟發展浪潮和全新的商業發展機遇。
“從住宅放量到帶動商業地產放量,從整個城市格局上來說,商業地產的更新換代或者升級速度會發展得越來越快。”趙宜勝認為。與往年不同的是,從本市地產領袖到國內巨頭,以及那些有著國際資本、上市公司背景的企業和機構,在今年所涉足的商業地產業態層出不窮,而且基本上是直接引進最先進的運營和管理理念。日月光中心、長江國際(查看地圖)、喜來登·國際金融大廈、協信中心(查看地圖)、中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聞,新城說吧)上城、朗晴廣場等高端商務商業項目的面市將使得重慶主城的商業格局和檔次跨上一個臺階。
會展經濟的春天即將來臨
除了由兩江四岸的地理劃分所產生的組團式商業經濟,作為重慶新興的也是最受關注的商業經濟模式,會展經濟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如果在一個城市開一次國際會議,就好比有一架飛機在城市上空撒錢。”對于會展經濟的價值,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相關負責人員告訴記者:會展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9。
而據了解,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全年預計帶來人流80萬,直接展會收入將超過3000萬元,更別提以展會為龍頭帶動的交通、旅游、住宿、餐飲、購物等“第三產業消費鏈”所衍生的經濟價值。無疑,重慶的經濟發展需要強大的會展商業經濟做支撐,會展經濟也將為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活力。
機會·連線
喜來登·國際金融大廈
營銷企劃部經理 曾舸
目前,南岸CBD與解放碑CBD、江北城CBD共同構成了重慶的“黃金圈”,未來政府還將投入約200億元資金,打造出吸引國內外大型集團、企業總部進駐的“總部經濟區”和聚集大量商貿、服務、金融、信息、辦公機構及高級住宅于一體的商務配套區。隨著南部CBD的升級發展,這個“黃金圈”勢必將成為重慶未來城市發展和金融領域的“機會”所在。作為南CBD首個國際濱江金融中心,喜來登·國際金融大廈占據國際首席江景商務地段,勢必成為升級南CBD的強勁引擎。
康田領客
康田置業副總經理 鮮勇
在“重慶戰略”的高度上,解放碑作為重慶“建立長江上游金融中心”戰略要地,其作為中心商務區的運營能力將得以提升。而與解放碑近在咫尺的康田領客,致力于國際化高品質居住環境的營造,并結合重慶新特區的城市形象建設勢頭,最大限度地滿足重慶城市擴容中心商務居住的高端需求。兩棟臨江高層寬景建筑,塑造出一個具有特色的豎向建筑立面空間,從而打造渝中新一代地標性建筑,成就一個親山、觀江時尚高端商務領地。
新寶龍·易城
常務副總 單偉
城市價值的升級,城市發展環境越優越,對外吸附力就越強,尤其是商業環境的吸引力。如果說輕軌、地鐵改變了一個城市,那么軌道商業,這一依托輕軌、地鐵而生的特殊商業形態,在重慶輕軌建設的恢宏大勢之下,則即將改寫一個城市的商業版圖。縱觀國際大都市,據統計,紐約地鐵營運線路總長居世界首位,日客運量達到2000萬人次,地鐵商鋪年營業總收入目前已超過120億美元;東京地鐵整個地鐵商鋪的年銷售總額近1000億日元;而倫敦等城市的地鐵上蓋商業,其平均租賃價格要高于同片區、同等類型物業30%以上。這些都是令開發商、投資者激動的數字。
亞太商谷
副總經理 薛圖瀾
在國家對重慶的特色定位中,明確提出了“會展之都”、“美食之都”等定義,這無疑給重慶增加了更多關注及砝碼。特別是在發展“會展之都”方面,政府每年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會展經濟發展,并盡快啟動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的擴建,這直接給亞太商谷帶來更多利好,圍繞展館配建的高檔寫字樓、公寓、酒店等,將集聚一批策劃、設計、廣告等服務行業,作為會展配套綜合體,商住、投資都有相當大的市場。
中新城上城
營銷部經理 李興敏\招商部總監 趙達
“重慶機會”下,受到捷運網絡影響,有一種新興的商業消費模式及新商圈會逐漸的由興起到興旺,那就是捷運經濟。四通八達的地鐵、輕軌的正式運行會在5~10年內逐步改變城市人的生活及購物習慣,這種改變及其帶來的影響在東京、香港等發達城市已經得到印證。當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外來商家更加看好重慶,知名品牌與品類逐漸增多。相比沿海城市,重慶算得上是一個投資的避風港,商家對重慶的態度轉變也是重慶商業發展的機會。
新科國際廣場
營銷部經理 昌建明
重慶的商業地產投資機會,我相信更多是在北部新區。從政策層面看,“三區合一”已經完成,保稅港區的空港和水港部分也在去年落地北部新區兩側,“兩江新區”概念,預計最遲在國慶節前就會落地,北部新區的發展已經進入重慶戰略和國家戰略,發展前景廣闊。另一方面,目前金融機構、移動、電信、全重慶最大的新世紀超市旗艦店等配套都已經搶先入駐北部新區,北部新區管委會也已經購買了新科國際廣場其中一棟作為2號辦公樓,從政務和眾多商家的選擇來看,“重慶機會”,一定在北部新區。
協信中心
銷售總監 黃晶
重慶商圈發展帶動商業地產日益成熟,集合精品酒店、頂級行政酒店公寓、國際商務寫字樓、高檔時尚MALL等復合業態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成為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各業態之間的相互呼應、相互促進,相互支持,能夠擴展出更大的升值空間。特別是商圈核心地段的城市綜合體項目,先天就具備完善的交通和城市配套,只要能夠找準定位,實現差異化經營,做好配套服務工作,其成功的機會是各種商業模式中最多的。
重慶萬達商業廣場
總經理 張云計
重慶的商業地產前途光明,當下是涉足商業地產的機會,但未必是最好機會。要涉足商業地產必須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企業是否有大量的資金沉淀來搞商業開發,其次是否有成熟的產業鏈來支撐各種商業,最后是否有豐富的運營經驗。因為隨著房地產業的成熟發展,市場對商業地產的要求越來越高,只要有一方面缺失,市場就不會給你任何生存的機會。搞商業地產開發,必須是開發、規劃、運營“一條龍”,必須謹慎。
線外
副總經理 遲頌
線外,身居兩江新區與保稅港區,坐擁區域門戶地段,地處商務政務核心商圈,以高投入打造重慶市場領先的品質商務物業,百般利好集于一身。在2008年熱銷之后,卻并沒有滿足于已經取得的輝煌,而是在一期熱銷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客戶建議,投入重金對新的商務產品進行升級。即將推出的線外3.3T產品除了延續一期產品獨層面積小等特點外,還將打造出突破境界的升級產品。(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