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六安大別山義烏小商品市場的一經營戶投訴稱,該市場一期和二期一直以來都沒有通過消防驗收,近千戶的大市場竟然看不到消防栓,所有的消防通道都被堵得嚴嚴實實,生活區和經營區混在一起,隱患特別大,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每次看到或聽到其他城市大市場發生火災的消息,我們就會想到自己,心里非常害怕。”經營戶們擔心地說。筆者3月17日赴六安探訪了義烏小商品市場。
消防通道成了倉庫
3月17日上午,筆者來到了六安市大別山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市場門口筆者看到,廣場上停滿了車,還有許多賣小吃的,顯得有些混亂。走進市場,里面比較擁擠,消防通道兩邊都被經營戶擺上了攤位,有的通道還被經營戶當成了倉庫,堆滿了貨物和雜物。市場分為不同區域,一期和二期融為一體,約有數百戶經營戶,其以經營服裝、鞋子和生活用品為主。
“本來通道就不寬,經營戶們還在通道上擺攤,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都進不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著火。”一位前來市場進貨的張先生指著消防通道上的攤位說,這些市場管理部門和經營戶們一點消防安全意識都沒有。去年,多個城市的大市場都發生過火災,損失非常嚴重,教訓深刻,所以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重視該市場的消防隱患問題。
市場內看不到消防栓
每個店面本來是兩層的,但筆者發現,幾乎每個店面樓頂都搭有簡易房,上邊還裝有熱水器。在市場內,隨處可以看到橫七豎八的電線,非常的亂。奇怪的是,筆者在市場內轉了一圈后,沒有看到一個消防栓,每個店面內也看不到有任何消防設備,只是在每排門面的外墻壁上偶爾可以看到一個放著滅火器的箱子,其中不少箱子損壞都比較嚴重。
據一經營戶介紹,市場建成之后他就進來了,當初就聽說市場沒有通過消防驗收。他在該市場住了那么多年,從不知道哪里有消防栓。該市場亂搭亂建現象也很嚴重,一些經營戶直接在樓上搭建簡易房,用來燒飯或當作倉庫,而根據有關規定,市場內是不允許有明火的。
管委會:權責不統一難管理
對于該市場消防隱患問題,管理部門又是怎么認為的呢?為此,筆者采訪該市場相關管理部門。
據該市場管委會的一負責人介紹,大別山義烏小商品市場,一期工程建于2000年,2002年建成的,一期和二期在內共有800多家經營戶。根據規劃,該市場是一個開放式的市場,當時消防都是通過驗收合格的。“那么,有沒有消防驗收資料呢?”“消防驗收資料拿不出來,因為在市場的發展中出現過變故,有些資料都丟失了。”該負責人回答道。
該負責人稱,在當初的規劃上,市場內配有消防栓,不過她不清楚消防栓的具體位置。他們也知道市場內存在很大的消防隱患,但由于該市場屬于多頭管理,責權不統一,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在整治方面進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