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傳,體育場路上的“棒!約翰”即將遷址,其中近百平方米商鋪將被工聯一家服裝店老板吃下;
正在臺灣迅速躥紅的蛋糕咖啡品牌“85度C”,最近也進駐了延安路,首度進軍杭州市場;
風靡一時的“甜甜圈”逆市擴張,趁機占領鳳起路地塊,新店將在4月份開張……
另一方面,武林路中心地段的某間商鋪尋租,閑置半年出租未果;春江花月一間上千平方米的商鋪年租金從120萬元跌到了90萬元;處于武林商圈中心地段的深藍廣場,寫字樓每平方米日租金從4元錢跌到了3.1元……某地產公司負責人透露,今年年初,待租售的商鋪總量出現了明顯多于去年的趨勢。
低進高出,這是投資的基本原則。這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是否催生了另一個投資機遇?
真的,契機真的來了!
在危機中出手,這就是機會。本期封面報道將帶你走進杭州的商業地產行業,去探尋危機中的機遇。
武林路商鋪告別“黃金”神話
零售商開始掌握主動
武林路與獅虎橋路口,有一間100平方米左右的服裝店正在轉讓。在店面的玻璃門上,粘貼著醒目的“轉讓”告示。
由于前兩年商業地產的火熱,武林路一度成為杭州最走俏的黃金地段,商鋪的“地位”也是扶搖直上,不論是年租金還是轉讓費,都是高高在上。面對突如其來的危機,它本能地出現了滯后的反應,并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依然保持著以往的矜持和高貴。
這家100平方米的商鋪,從去年下半年,也就是七八月份就開始出租了,每平方米年租金為12000元,年租金在120萬元左右。但至今乏人問津。
當局者迷。直到3個月后,面對無奈的現實,商鋪主人通知房產中介,算了,若有人想接手,可以再便宜點,每平方米年租金9000元吧。
半個月過去了,依然不見風吹草動,世界似乎在一瞬間停止了轉動。這是怎么了?
這間商鋪的租戶——臨近租賃期滿的服裝店老板因為無法承受高額的租金,不得不貼出“轉讓”的告示。但不論是轉讓還是出租,都面臨著同一個難題。由于轉讓價格居高不下,無人響應。轉眼進入了冬季,天氣越來越冷。
年租金再便宜點?還真不甘心。
轉讓費呢?索性意思意思,收回成本就作罷吧!
這是一個嚴酷的現實。行情就像前不久的天氣,昨天還在零下,今天就已是27攝氏度的高溫,讓很多人措手不及,也沒法預料。
一線地段的商鋪地位受到動搖之后,二三線地段的商鋪跌勢更劇。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香積寺路和德勝路路段有間大型商鋪,年租金價格幾經調整,從180萬元調整至150萬元,最后成交價僅130萬元。
去年11月,正如業內人士所說,商業地產的拐點到了。原本非常強勢的業主或者轉讓方再也守不住原本固若金湯的價格陣地,零售商開始成為擁有主動權、話語權的一方。業主們在經歷危機的“洗禮”后,已經清晰地看到了現狀。
眾多品牌瞄準時機在杭布點擴張
延安路上出現“新面孔”
杭州的商業地產在近兩年開始風生水起,而經濟危機像一股寒流沖擊著它稚嫩的身軀。從高潮進入低潮,另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開始受人關注,又一個商業地產的培育期已經出現,當下被認為是進軍商業地產的最好時機。
手持一份最近對去年商業用地的盤點數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負責人盛毅表示,近兩年來,杭州樓市經歷了直線上升和快速下挫的“過山車”軌跡,可謂“月滿則虧”。而2008年的過去,也意味著房地產高利潤時代和粗放型開發時代的終結。
當然,一個終結意味著另一個全新的開始。
走在人流不減的延安路上,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卻暗流涌動。在這個杭州一流的商業街地段上,有人于此時不動聲色地撿了個大便宜。
這是一個臺灣的餐飲連鎖品牌,即將在杭州地區開出第一家分店。在上海,這個品牌被越來越多時尚的年輕人所認可,已擁有30多家門店。他們聘請了五星級的主廚做甜品和飲料,如最新款咖啡就是一種加鹽的咖啡,但是這樣的產品卻以低于星巴克一半的價格出售。如此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在選擇市場時自然會做嚴格的成本分析。
負責接洽杭州業務的陳先生,話語里帶著濃厚的廣東腔,他認為,目前拿到的租金價格還是非常公道的。而此前,陳先生已在杭州徘徊許久,一直未下手。
這公道價位到底是多少?在追問下,他說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年租金不到200萬元。
180平方米的商鋪,在經歷了兩三個月的閑置之后,以每平方米日租金30元的價格而重獲新生。負責租售事宜的杭州中青商業地產公司的徐海華無奈地說:這是妥協的結果,比原先的租金便宜了將近15%。
告別輝煌的歷史,一路領先的延安路地段商鋪也遭遇了寒流。據某房產公司公開發布的數據統計顯示,和去年同期相比,延安路、武林路這兩個服裝店集中區域的商鋪目前的掛牌量增長了7%,但價格卻跌了近15%。據了解,目前延安路商鋪的每平方米日租金約為25元-65元,武林路則為13元-40元,均比去年同期下降一成以上。(胡鴻)